“我们每年会参加省、市、区民间艺术展演活动,还经常到周边各地市巡演,每年巡演100余场,现有团队成员上百人。”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铜器舞队长张春生说。2月16日,漯河市2025年民间艺术展演在源汇区河上街景区开源大剧院门前举行,全市各县区共17支优秀民间艺术队伍参加了展演活动,铜器舞作为源汇区的3个优秀代表节目之一参加了展演,精彩的铜器舞表演不断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源汇区民间艺术节目《舞狮》。
铜器舞又叫“八大扇”,因主奏乐乐器为四扇大铙、四扇大镲而得名。起源于清朝太平天国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铜器舞在源汇区问十乡一带广为流传,每逢农闲和民间集会,当地群众便以舞助兴,逐渐发展为一种系统、完善的民间舞蹈形式,其代表性传承人张德斌已经96岁,当天来参加展演的均为他的弟子,问十乡也因传承和发展此舞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源汇区民间艺术节目《铜器舞》。
近年来,源汇区致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政府指导、民间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网络,大力开展民间艺术展演等活动,号召广大群众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中来,还定期派请专业老师从创作内容、道具使用、队形走位等方面指导民间艺人,深入发掘、保护和发展了铜器舞等一批具有源汇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效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源汇区民间艺术节目《二鬼板跌》。
当天,源汇区空冢郭镇寺西杨村还带来了传统民间艺术二鬼摔跤,又叫二娃摔跤、二喜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风格独特、风趣、神秘、惊险,它丰富的内容和特征在中华民间艺术中实属罕见;干河陈街道大荆庄村带来的舞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与力量的表演艺术,舞者们身着五彩斑斓的狮衣,随着激昂的鼓点腾跃,演绎出灵动雄壮的雄狮形象,每一个动作都诉说着传统文化的韵味,让人心潮澎湃,深深感受到了流传千年的文化魅力。
源汇区民间艺术节目《精忠报国》。
除经层层展演推荐的这3支优秀代表队外,源汇区还拥有狮舞、肘胳、旱船、秧歌、锣鼓以及融入现代元素的武术表演等50余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活跃在源汇城乡的民间舞台上,通过一次次展演、巡演等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优秀传统文化大餐,集中展示源汇绚烂多彩的民间艺术瑰宝和源汇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将深入落实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精心组织,广泛发动,持续开展民间艺术进景区、进社区活动,普及和发展优秀民间艺术,引导广大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优秀民间文化传承活动,全力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源汇区文化旅游局局长丁娜说。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