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又双叒叕”火了。忍不住用上网友们发明的“又双叒叕”词组,实在是因为洛阳在此前的几千年里早就火爆过无数回。从公元前1038年周公营建洛邑、“宅兹中国”起,这座被视为“天下之中”的城市就一再成为文明的核心、文化的焦点。它是十三个王朝的都城,它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它是无数历史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它是各种文艺作品歌咏描绘的主题,它是千古风流人物的建功立业之地。
定鼎门 曾宪平 摄
是的,洛阳从不缺少历史文化资源。
有形的,是各种历史遗迹。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定鼎门遗址、回洛仓遗址、龙门石窟……还有已经建成的各种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三彩艺术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古墓博物馆……还有许多至今仍深埋在地下的文物与历史印迹。这些遗存早已超越了一座城市的畛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夏都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曾宪平 摄
无形的,是各种口耳相传和文献记载的传说、故事、观念以及相关文艺作品。“河图洛书”的传说围绕洛阳展开,许多古代典故轶事的发生地在洛阳,“天下之中”的观念始终伴随着洛阳,二十五史没有一部绕得开洛阳……至于文学艺术,仅以唐诗为例:《全唐诗》有关洛阳的诗歌近五千首,占了总数的约十分之一。“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等,至今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
白马寺 曾宪平 摄
洛阳,是一座坐拥无数价值连城珍贵蕴藏的“文化富矿”。
近年来,洛阳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得有声有色。考古遗址公园的设立、一系列古建筑的复现、还有连续数届牡丹文化节的举办,都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更引人瞩目的,还是一些爆款IP的打造和文艺作品的“出圈”:比如最近风靡全城的汉服文化,还有“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更不用说流量拉满的热播剧《风起洛阳》和一秀封神的新媒体舞蹈《龙门金刚》《唐宫夜宴》。以文化积淀为根基,以文艺创作和创意产业为动力,不断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现代洛阳充分发掘自身秉赋、激活传统资源、找准当下结合点、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有效手段。
洛邑古城 曾宪平 摄
历史文化资源相较自然矿产资源的优势在于,它是可以无限互文、不断创生的,只要采取合理的炼加工方式、持续投入新的人类智慧创意,它就能够源源不竭地为我们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产品、提供滋养。有了源头活水的滋养,相信洛阳文旅之花会越来越绚烂。
这座华夏神都,其底蕴悠远深厚,其影响无远弗届,其现状生机勃勃,其未来也当历久弥新、行稳致远!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