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香菇看中国!中国香菇看西峡!香菇种植从外省引进到西峡历经三十余年屡盛不衰,除了西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西峡人的勤劳和精心管理。
袋料香菇种植是西峡山乡经济的主要支柱。从最早的国家推广鼓励生产、扶持生产到农户意识形态的自愿生产。

袋料香菇是一项严格而繁重的工作。才开始的时候是由专业人士做的木板接种箱,接种箱的大小是90公分宽150-200 公分长高低约60公分的长方体型或长方体梯形的,大约可容90到100袋袋料香菇棒,每个接种箱的两边各留有两个或三个可以使接种人员的胳膊能塞进去的孔,我们叫它接种孔,每个接种箱内要点燃一盒菇宝消毒烟雾剂消毒,消毒时间大约是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接种了,那时候每家种植2000 袋待料香菇都算不少了。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聪明勤劳的西峡山乡人民放开胆子每家至少种植1到2万袋袋料香菇,年收入至少5到10万元。

种植袋料香菇越多,接种箱任务就越重,科学技术犹显得重要,在接种箱内接种这种繁重而费时费力的工作势必面临着淘汰,在不断地实践、总结、钻研、创新中,终于有一种简单省事省时的接种方式终于被石界河人大胆运用尝试成功――开放式接种法。
随着溴氯时代的到来这种开放式接种法更为适应大量种植袋料香菇这种模式。一般情况下每一万袋袋料香菇需要八到十个人四个到五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比在接种箱内接种要省事省时四五倍,因此,很多的专业接种队就应运而生,一般每个接种队八到十二个人组成,而有这种人数数量的接种队可以在一天内承接2到3万袋的袋料香菇的接种业务,当然每个接种人员的工资也是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