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服务平台是一把跨越国界的钥匙,打开的是郑卢人文交流的开放大门,方便的是大门两边的每个人。
按照规定,首次申请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必须亲自前往使馆或签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采集指纹的生物识别数据。郑州市民宁田甜的女儿在德国留学,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前段时间才去北京办理签证探亲,非常麻烦。要提前一天坐高铁去,住一晚,采录指纹完毕再坐高铁返回郑州。仅往来北京两天一晚的交通食宿费用,就近1500元。”据测算,河南省居民每年赴欧洲出境用于办理签证费用,累计要多耗费上亿元。
早在2014年6月,河南航投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与卢货航合作开通货运航线之时,就谋划促进双方人员往来便利化;2016年,河南航投在省有关部门支持下,积极联络卢森堡驻华大使馆在郑州设立欧盟签证机构。但由于欧盟在中国“15+3”非设领城市设立签证中心名单里不包括郑州,设立欧盟签证机构的条件尚不具备。
有难题,就一定有解决难题的办法。经过双方不断协商、反复争取,设立签证服务平台这一最终方案浮出水面,并获得双方国家机构认可。这就相当于卢森堡驻华大使馆将签证材料受理窗口直接“开”到了郑州。具体来说,卢森堡驻华大使馆派驻工作人员携带指纹采集设备与申根签证资料,来到郑州现场办公,负责收集签证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资料和采集生物识别数据,经使馆审核后再将护照与签证回送至签证服务平台并转交给申请人。
●签证服务平台仅仅是一个开始
是否开展签证便利化业务衡量着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
环顾周边,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争先开设世界各国的签证便利业务,这已成为当地发展旅游产业、打破人员往来不便、吸引国外资金投资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签证服务平台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河南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张明超豪情满怀地说。
——航空运输。努力开通郑州—卢森堡客运航线,为河南居民出境游提供签证、出行“双便捷”服务。
——经贸产业。推进中卢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欧洲航空服务、信息服务、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打造中欧联动发展的合作典范。
——金融服务。发挥中原丝路基金对本地区融入“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撑作用,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相关投资项目提供金融支撑。
——人文交流。建设河南卢森堡中心,打造成为集外事服务、商务金融、跨境贸易、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宜商宜业宜居的涉外服务综合体。
卢森堡大公国驻华大使俞博生说:“卢森堡和河南之间的合作,可以用‘惊人的发展’来表述。而启动签证便利化业务,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