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石榴栽植源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在黄河流域种植。在河阴县(今广武、北邙)栽植的这种石榴又名河阴石榴,也称安石榴。河阴石榴,其色古、子盈满,其味甘而无渣滓,故驰名全国,畅销各地,为荥阳名特产之一。
此外,历代的文人骚客对河阴石榴的赞美诗词颇多。唐文学家皮日休有“攒壳作房珠作骨,疑是移根金碧丛”。诗人王稹诗有“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绿叶栽烟翠,红英动日华。”“色作裙腰带,锦囊红玛瑙。”中唐诗人施肩吾《山石榴花》云:“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莫言无物甚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韦应物诗《榴花》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晚唐诗人杜牧《山石榴》诗云:“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元人马祖常在《真中丞折枝石榴》诗中写到“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明代诗人蒋一葵的“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等等都是吟咏河阴石榴的佳句,生动的描述了河阴石榴栽培之盛。
1984年12月,河南省石榴开发协作组在郑州召开石榴监评会,在31个品种中,河阴石榴为全省之冠,被誉为“中州名果”。1993年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 2007年5月,河阴石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底,河阴石榴又被河南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