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黄河号子唱响郑州花园口
黄河号子唱响郑州花园口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2/9/3 11:36:38 来源:第一旅游网 点击次数:

黄河号子唱响郑州花园口

    “一女贤良数孟姜,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紫金树,嗨哟,嗨哟,嗨嗨哟……”9月2日,在郑州市花园口景区黄河大堤旁,黄河号子又响起来了。

  惠金河务局副局长王春雷介绍,以前只有在抢险和修理大堤时才能听到的黄河号子,现在成了花园口景区内的一个表演节目,到景区内的游客都可以免费聆听。

  “黄河号子属民歌的一个主要载体,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体现了深厚的黄河文化。”王春雷说,黄河号子主要分为三种:抢险号子、土硪号子和船工号子。

  黄河号子的表演者刘小园说,黄河号子的号词大多根据生活和生产中的经验、常识等编排而成,有些号词简单,多为老河工的即兴创作;有些号词韵味优美、颇富文学色彩,甚至引用一些民间传说、故事等,这些号词朗朗上口,传唱出的是几代黄河河工的精神寄托。

  “黄河号子的流传靠的就是河工们的口口相传。”王春雷说。为了使这一传统文化流传下去,2007年,黄河号子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园口景区管理处的负责人称,现在会唱黄河号子的人已经不多。如不及时抢救,这种民间音乐就会断代绝迹,会对我省的黄河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出资在黄河岸边免费表演黄河号子,让更多游客熟悉和了解黄河号子,就是为了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生命力。

  省文化厅非遗处的负责人说,虽然这些来自民间的绝技戴上了“非遗”的帽子,但并不等于给它们的生命上了“保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仅仅保护起来还不够,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大众接触这些艺术形态,才能使得非遗项目传承下去。

(作者: 责任编辑:丁永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