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给我来3公斤垛子羊肉,再要一箱真空包装的。” “我买5公斤垛子羊肉,周末回老家看望老父亲时带过去。”“解家垛子羊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生活吃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到家乡的老味道!来,你尝一口,这味道可以吧。”2023年3月26日,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小学路的解家垛子羊肉店前,顾客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你一言我一语,在讨论着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家垛子羊肉。
解家垛子羊肉第五代传承人解亚杰(左一)在店内忙碌着 贾震 摄
解家垛子羊肉是虞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给广大顾客们供应好非遗口味,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解家垛子羊肉第五代传承人解亚杰早上4点起来后,就和工人们开始忙活了。“解家垛子羊肉真空礼盒包装,每天能卖出80盒40公斤,进店的老顾客几乎都会选购。”解亚杰说。
“我在这干9年多了,在这里干活离家很近,既能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能照顾上学的孩子,每月工资还能领到3200元,真好。”在解家垛子羊肉加工车间,工人李奇一边忙着封口,一边高兴地说道。
据解亚杰的父亲解保林介绍,解家垛子羊肉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清朝光绪年间,其曾祖父解协让为了生计,研制出了远近闻名的垛子羊肉。那时候,由于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他每天都是半夜三更起来,推着独轮木车去赶集卖肉,每次赶集回来后,他都能销售一空。后来,祖父解和言又对原秘方进行了改进。解家垛子羊肉备受广大食客青睐,是因为他们坚守着传统的工艺和最初的味道。
解亚杰是解家垛子羊肉的第五代传承人,他注重对品牌的保护和推广。解亚杰说:“作为一位虞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要把传统技艺传下去,更要创新、与时俱进,把这份家乡的味道做好、传承好。”
解家垛子羊肉第五代传承人解亚杰将垛子羊肉切成薄片 贾震 摄
解家垛子羊肉第四代传承人解保林说:“我们做解家垛子羊肉,拼的是手艺。就像我们加工解家垛子羊肉,三五道工序能做,十几道工序也能做,但吃起来味道大不一样!”解家垛子羊肉坚持使用传统手工艺,精选优质白芷、肉蔻、砂仁、小茴香、八角等20余种佐料作为原材料,经剔肉、下锅、配料、出锅、压制、成型等工序,垛子羊肉才能成品上市。
“我要把解家垛子羊肉搞得‘红红火火’,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热销全国各省、市,我们起早贪黑干得也有劲儿!”谈到今后的打算,解亚杰充满信心地说。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