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时分,众芳犹在酣眠,她已毅然跃上枝头,向着春天微笑,绽放生命的美丽。一串串、一簇簇、一团团竞相开放,不知“红云几万重”。
她,花瓣白里透红,仿佛乡村少女青春健美的容颜。“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她枝摇曳着一个个粉红色的梦幻,惊艳着人们的目光。
花开如云霞的盛期,远远望去,她仿佛一团红云绚烂得晃人的眼。山野里灿然盛开的她更是美妙,一团团云霞把群山妆点得分外妖娆。
春风拂过,林间的她像无数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舞姿曼妙舞醉了春光。她像大手笔的画家,为大地涂上热烈奔放的色彩,大地便绚烂美艳之至了!
她,就是千朵万朵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笑个不停的杏花!

在我国,杏树栽培历史悠久,公元前数百年问世的《管子》中就有记载。杏树适应环境能力极强,北国江南随处可见它的芳踪。杏树春开花、夏结果,花朵美丽、果肉甘甜,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木。
杏树从不嫌弃土壤的贫瘠,房前屋后、村头路旁、荒片沙地、甚至丘陵山区都可看到它在顽强茁壮地生长。几株怒放的杏花树便使早春的乡野多了几分妩媚。水边、山坡盛开的杏花林更是美不胜收,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徜徉在郊野杏花林,早春泥土的气息、杏花的清香、微寒的春风扑面而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此时的郊野,春风轻拂、柳条吐绿、花林灿烂,再加上二三游人,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游春图。杏花宛如清丽少女,脸颊带着不胜娇羞的红晕。“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民间传说十二月令花二月的代表花是杏花,花神是杨玉环。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然而红颜薄命,她的命运如同杏花一样,在绽放美丽后便迅速凋零,还身背红颜祸国的罪名。一些人把一个强盛王朝衰败的责任推到一个柔弱女子身上,实在是不负责任得很!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经历冬天的磨难,杏花在这早春二月就绽放生命的大辉煌。一朵朵娇嫩的杏花蝶一样栖息在树上,随着微风细雨轻舞,轻盈而娇艳。

赏杏花,如果少了春雨,便缺了许多诗意。因此,古人描写杏花的诗词大多带有春雨,如“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春雨与夏蝉、秋菊、冬雪四物,是四季不可或缺的风景,少之则减几分韵味。春雨中的杏花拥挤 在一起,尽情绽放青春的美丽。诗僧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风拂面、春雨轻飘、杨柳吐绿、杏花盛开的美好天气和人愉悦的心情。
杏花开放时灿烂缤纷、清香四溢,惹人喜爱。然而,杏花的生命短暂,一阵风来、一片雨过,它便纷纷凋零,颜色也由粉红变成白色,落一地香雪。
杏花给人们带来青春、诗意和欣喜,偶尔有“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的忧思,却也淡得很!也许杏花恰恰凋谢在百花争艳的仲春季节,引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人们看到杏花,才会感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诗意!
杏花没有玫瑰的艳丽、牡丹的华贵、桂花的浓香,就像不喜欢涂脂抹粉的乡村少女,很小就开始在太阳下劳作,放羊、割草、扫地、烧水、洗菜,在艰难的环境里快乐茁壮地成长,养成了吃苦耐劳、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历经苦难却始终微笑面对,她们就像一朵朵杏花,把美好的春天带到世界偏僻荒凉的角落!
看到杏花,我仿佛看到一群淳朴活泼的少女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在早春的田野里轻快地走着;二月的微风拂过麦田、树林,暖阳暖暖地照着……
别犹豫了,趁现在,许昌的你,去看看身边的她——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