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从做豆腐到“炣”出人生的光彩——万俊杰的杂炣人生
从做豆腐到“炣”出人生的光彩——万俊杰的杂炣人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5/20 9:15:2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而且悠远,但杂炣这种食品在中国的食品谱系中根本找不到它的位置。
    常言说:“好饭好吃不好做,赖饭好做不好吃。”杂炣却不入这道流,它既好吃又好做。一口大锅,一张摆放着一些牛肉和牛杂的大案板,上面摆了各种各样的佐料,还有一筐地道的禹州粉条及一盆炸得焦黄的豆腐丝,摊前两个大火炉,一个上面放着大桶子锅,里面炖着香喷喷的牛骨头汤;另一个上面放着专门用来做杂炣的广口铁锅。
    这是一种速成的地方风味小吃,整个制作过程都是在顾客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事先煮好的牛肉和牛杂,以及炸好的豆腐丝和洗净的粉条、青菜。有顾客来了,师傅便抄起广口铁锅支在火炉上,倒上已经烧得滚开的牛骨头汤,再把切好的牛杂和豆腐丝依次放入锅中。当然,师傅也可以根据顾客的口味和喜好放入不同的牛杂或纯牛肉片。由于这些牛杂、牛肉都是煮好的,豆腐丝也是炸好的,不同的师傅做法也就有所不同,有的师傅则是在杂炣出锅前将这些东西放进去,以保持牛杂和牛肉的鲜味。
    万俊杰觉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层次在提高,对于饮食的要求也在提高,向高质量,精品化跃进,我们的杂炣说到底,是太大众化,地摊化,太不被人重视,没有尊贵感!杂炣也应走出通俗化向高雅和尊贵发展,也应跻身到饮食名流的行列。他首先是对杂炣的配料进行加工,他认为,杂炣的原料就是我们禹州的特产,但杂炣的根本在于配料。他就在配料上下功夫,用高汤卤汁的牛杂作为主打,秘制的辣椒油作为点睛之笔。运用在后勤学院学到的炊事技能,吸收了粤、湘、桂、川、滇、黔等各地食品菜系的特点,做出具有禹州特色和万家风味的配料。从味道、色泽、口感上给人以不同凡响的感觉。他利用真空小包装的形式,让杂炣这种流传已久的饮食文化雅起来,精品起来,走进高档饭店,走进文人学士的厨房里。还利用网络这个新时代的“通信兵”,让它走出顺店,走出禹州,走出河南,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跻身到北、上、广这些大城市,走出了地域化,享誉了全中国。从下里巴人到工薪阶层、公务人员、达官显贵,乃至富商大贾,身份地位嘎嘣一声入云霄!
    关于杂炣煮的过程,他说:“贵在‘炣’上。‘炣’,相当于熬,也相当于炖、还相当于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快到慢的浸润。炣出色彩,炣出味道,炣出营养,炣出精华。炣,也是品尝、回味、反思,不仅是对杂炣这种食品,也是对人生的咀嚼和回味。”他现在非常感谢当年在后勤学院的历练,感谢当年在部队上对于饮食文化的学习,感谢那些年山南海北的跑,见识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各种菜系,领略了各种奥妙,为今天的万家杂炣配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的人生价值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万俊杰津津有味地说,品尝汤浓肉鲜的杂炣,让人们感到更多的是,人生也如一碗杂炣,原本就是由许多种元素组成,既美味又丰富,我们要用心把握,好好享受生活!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