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被“玩”儿坏了的线上预售
被“玩”儿坏了的线上预售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10 11:19:4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近年,旅游“预售”模式经过电商的刻意炒作迅速地火了起来,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被贴上预售的标签推向游客。“预售”在被炒热的同时大量投诉也随之而来:游客预订的产品频频被改期甚至被取消,却投诉无门。旅游预售究竟是什么,预售的产品又是如何产生的,游客预定的产品为何会被取消,原本好好的预售是如何被“玩”坏的?
    在线预售问题重重
    近日,一篇名为《春节美国游突然被取消,投诉阿里旅行有用吗?》的文章在微信圈里引起了关注,一位北京的游客半年前在“阿里旅行”购买的三份春节美国自由行产品被临时以“签证被拒较多,不能成团”为由取消,游客通过多个渠道寻求赔偿,但最终未能得到答复。同时,携程网、途牛网、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网站的“大鳄”也被曝出存在“客户拍下特价旅游产品后,被网站以资源不足、系统错误等理由单方面修改价格,要求客户取消订单等”涉嫌消费侵权的行为。据笔者了解,“旅游预售产品被临时取消”的现象不在少数,且大多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预售的产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面对这个问题,电商的回答有些避重就轻。一家电商公关部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旅游预售主要是包括邮轮在内的出境游产品,所有的特惠活动和方式一定是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让利。供应商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品质。常规预售一般标明线路团期,预订时仅需支付少量定金,出发前结算尾款即可。
    果真如此吗?采访中,不少业者向笔者透露,其实线上预售有不少“猫腻”,有打着预售的招牌销售低价产品的;有打着预售的招牌卖尾单的;甚至还有打着预售招牌圈钱,做空手套白狼生意的。
    法规细节亟待完善
    浙江某旅行社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笔者:“目前在线旅游广泛开展预售有着多重考虑,最主要目的为了形成游客的产品使用习惯,通过大量价格优惠的产品来吸引更多的人使用自己的平台,或是为了冲业绩,使数据更‘好看’。同时,由于在线旅行商大都没有实体旅行社来做支撑,对市场情况并不了解,正常的预售没有问题,甚至是通过预售来消化尾单都算不上是恶意,过分的是很多用预售的方式圈钱包机,玩‘待价而沽’的游戏。成功了,自己就赚一把,没成功就让预订了特价团的客人换日期,再不行就退钱。”
    针对旅游预售问题频发的现象,浙江省12301旅游服务热线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旅游预售’无非是价格更优惠、预售周期更长、以新的形式加以包装的传统旅游产品。在接听整理投诉热线的时,这种情况并不属于12301的监督管理范畴。希望能够有更多相关的制度出台,来规范旅游预售的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旅游法》出台一年多以来,旅行社以往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而围绕在线旅游的投诉却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法律细节的完善。
    预售只是一种营销方式
    浙江康泰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章永平说,“我们从没推出也不打算推出所谓的预售产品,有优惠就是优惠产品或特价产品。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预售的可控制性不强,因此我并不看好旅游预售的未来。”
    浙江光大旅游集团网络部经理杨玎玎介绍说,目前开展预售的产品受到了游客的极大欢迎,游客的购买热情很高。如“付100定金,抵1000团款”的邮轮提前预售,原价3999的巴厘岛线以甩位价1999出售等,都已使多批次的游客顺利出行,并无任何的投诉。原因是,就邮轮预售而言,包船航次已经确定,只是拿一部分舱位出来促销,为的是带动整个航次的关注度。具体线路的预售是因为市场在某个时段的购买力不强,而整年的机位已经切定,因为机位定金的压力,我们会主动降价促销,其价格会低于实际的成本,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实际损失降到最低。
    在问及传统旅行社对预售模式的看法时,杨玎玎说,“我们更多的希望这一形式能够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解决方案,预售只是旅行社销售产品的一种方式,我们一直在弱化预售的概念,更多的还是要回归到旅游产品本身。”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见钧、知钧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