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村镇地处嵩县南部伏牛山核心区,位于洛阳、南阳、平顶山三市嵩县、栾川、汝阳、鲁山、南召五县接合部。伊河、汝河、白河均发源于车村镇境内,该镇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江河流域。该镇历史悠久,因境内二十余里可通车马而得名。镇内有5A级景区白云山、4A级景区木札岭等。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简称红二十五军)曾夜宿车村镇,留下战壕遗迹。
红军长征,途经车村镇
据车村镇志《厚重车村》记载,早在1932年10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放弃洪湖根据地,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简称红三军)向湘鄂川陕转移,红三军在向陕东南转移途中,曾绕道嵩县,路过车村镇。
1932年11月初,红三军3000多人在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率领下,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向北出发,越过桐柏山,进入豫西南,途经桐柏、方城、南召,进入嵩县车村,再向西进入卢氏县。
此前,国民党嵩县当局奉上级命令,纠集地方武装,在车村南部险要之地设卡,妄图阻挡红军去路。红三军对国民党地方武装来了个突然袭击,最终顺利“闯关”。
1934年12月1日下午,红二十五军从鲁山急行军进入嵩县,经过车村木札岭时,假装在前方的树仁村驻扎,天黑后悄悄返回木札岭修筑工事。第二天,国民党军队追赶红二十五军来到此地,遭到红二十五军伏击。国民党军队招架不住,只得撤退。红二十五军在车村镇休整一天,当年12月3日离开嵩县。
虽然红三军和红二十五军在车村镇停留的时间很短,但是车村人民没有忘记这段红色历史。在木札岭景区山门外有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是嵩县人民政府2010年修建的,碑体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交通要道,成就“中州名镇”
在红二十五军抵达车村镇81周年之际的2015年12月2日,我乘车来到车村镇,实地感受了车村镇的历史风情。
在车上,我一直在翻阅一本《冉令闻杂文集》。冉令闻先生是嵩县旧县人,生于1916年,1933年加入共产党,1958年被错划成右派分子,1981年得到平反,在嵩县三中代课。他先后在嵩县县志室撰写县志、给县地名办撰写地名词条,写有《嵩县概况》《嵩县乡土地理》《嵩县自然地理》等。1992年,冉令闻因病去世。
冉令闻对车村镇颇有研究,认为“车村盆地较大,在二十余里内可通车马,车村之名由此而来”。由栾川合峪镇向东到车村镇,是一条重要的大道。从车村镇向西或向东的大道,在外方山与伏牛山之间,为豫中通陕东的捷径,古往今来为兵家必经之路。前面提到的红军过车村镇,也是由此路向西的。
站在车村镇政府所在地四望,北为六龙山(主峰海拔1618米),南为摘星楼山(海拔1574米),西为白云山(玉皇顶海拔2216米),东为莲花山(海拔1300米),中间为车村盆地。在车村镇,几乎找不到完全平坦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深山区的车村镇却毫不闭塞。311国道穿镇而过,与洛栾快速通道、245省道在此交会,洛栾高速、郑尧高速、洛南高速近在眼前。在古代,车村镇就是洛阳到南阳、平顶山的必经之地,现在更是身处“三市五县”接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