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
作为我市第四批“非遗”项目之一,老龙门农家李氏芝麻焦干饼传统技艺,自清代传承至今,已走过百余年。目前,李氏芝麻焦干饼传统技艺有望走出手工作坊,进入商超,让更多的人找回儿时的舌尖记忆。
饼中入药还能治胃病
薄圆、焦酥、口感醇厚、香味浓郁,还有食疗功效……提起老龙门农家李氏芝麻焦干饼传统技艺,洛龙区丰李镇的老人们耳熟能详。聊起其来历,还要从其传人谱系说起。
第一代传人李鸿霖出生于中医世家,他在看病之余,以烙炕芝麻焦干饼为生。第二代传人李绍诊生于1889年,少年时跟随父亲李鸿霖学习中医,不仅熟练掌握烙炕芝麻焦干饼的技艺,还对其进行了创新。
李绍诊把芝麻焦干饼技艺与中医结合起来,把鸡内金、蝉蜕、牵牛花籽等研碎拌进面粉中,烙炕成薄饼,用以辅助患肠胃病、积食的患者康复,效果良好,并从此在乡里传开。
第三代传人李新安在丰李镇集市上开了“李氏芝麻焦干饼铺”。第四代传人李刚为继承芝麻焦干饼技艺,投资40多万元,建起“李氏芝麻焦干饼烙馍坊”。
“因为能吃又能治病,就这样一代代由祖上流传了下来,深受小孩和老人们的喜欢。”老龙门农家李氏芝麻焦干饼传统技艺第五代传人李东说。
饼薄如纸全手工制作
选麦、磨粉、和面、揉面、擀面、烙炕……每张薄饼,要经过近十道工序,全部为手工制作。用到的工具有:手工垒成的锅头灶、煤火、干柴、鏊(ào)子、翻馍柸、面盆、案板、小擀面杖等。
李东介绍,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技术性要求。比如麦子选的是自家高山上种的优质旱麦,然后用温水漂去干瘪的麦粒,将其擦干晾晒,然后放到石磨上研磨多遍而成粉。
“和面时加入当季优质黑、白芝麻,根据顾客需要放入鸡内金、蝉蜕、牵牛花籽、菠菜、芹菜、胡萝卜等,打入鸡蛋,让面团筋道柔软;擀面时要用力均匀,擀得又圆又薄,然后放到专用的鏊子上进行烙炕。”李东说。
如今,为让老龙门农家李氏芝麻焦干饼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李家已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对技工进行专业培训。李东说,他们正在向相关部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争取让这种传统技艺的产品进入商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