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味道——大营麻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11 10:41:2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大营麻花始于清朝,因源于古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县大营)而得名,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大营麻花全为硬面,配料独特,手工制作,是三门峡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名优产品。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慈嬉太后和德宗光绪皇帝由西安回銮北京,路过大营,品尝了大营麻花,并大加赞赏,称其“脆”、“酥”、“香”并赐为贡品。
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营时,对大营麻花这样评价:“这东西没有牙的人都可以吃。”
2001年9月,老刘氏麻花炸出一根长2.66米、直径0.3米、重88公斤的巨型麻花,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在,当地“吉尼斯麻花店”即是由此而来。
大营麻花的起源和一个传说有关。据村中老人回忆,明末时,大营一带毒蝎横行,危害甚广。遭毒蝎蛰者约有半数不治而亡。人们为了诅咒蝎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毒蝎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演变成了麻花。所以,大营麻花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康泰平安的寓意。每逢年节或红白喜事,当地人总要用麻花待客或作为馈赠佳品传情达意。
(作者:郑宇婷 责任编辑:茹会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