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中牟小县丞皇甫德冒死进谏李世民
http://www.hnta.cn 2009-7-20 来源:大河报 点击: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准备大兴土木,建造宫室。这样一来,势必劳民伤财,当时的中牟县丞皇甫德参直言劝谏,阻止了唐太宗大建宫室的行为。
  皇甫德参作为当时的中牟县丞,职位不高,但他有着一腔爱国爱民的情怀。皇甫德参认为,隋朝很快灭亡的原因是其扰民太多;唐初虽然不如隋朝富裕,但社会安定,就是少扰民的结果,所以,隋朝灭亡的最根本教训是百姓负担了很重的赋税,国家的衰亡就是由这里开始的。皇甫德参认为,唐太宗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不要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滥用人力和财力,从而给人民造成莫大的危害;避免大量动用民力,尽量不动或少动工程。
  出于一片爱国爱民之心,当唐太宗决定在洛阳修建宫室作为自己的休闲别墅时,皇甫德参不顾自己职位低下,大胆上书唐太宗,坚决反对修劳民伤财的洛阳宫。
  皇甫德参的劝谏书送到了唐朝的京城,李世民看了皇甫德参的奏章,很不满意,他在朝堂上气恼地对大臣们说:“难道国家不做任何事情,皇甫德参这个小小的县丞才满意吗?”魏徵是唐太宗手下的著名忠臣,他体恤百姓的疾苦,以敢于直言劝谏唐太宗而闻名于史册。这时,魏徵赶紧上前替皇甫德参辩解,他说:“皇甫德参的上书言辞过激了一些,但不激烈不能引起您的注意,太激烈又近于诽谤,请皇上理解皇甫德参作为县丞却敢于上书劝谏的忠心。”唐太宗毕竟是个开明的皇帝,他想了想,觉得魏徵的话和皇甫德参的劝谏有道理,就不再生气了。他下了圣旨,表彰皇甫德参敢于直言的忠心。这时,正值陕西、河南一带连下大雨,淹了很多人家,唐太宗就停止了洛阳宫的修建,把备用的材料送到遭水灾的地方,帮助百姓修了住房,百姓纷纷称颂。
作者:王吴军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