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杨兰春:世间遗响朝阳沟
http://www.hnta.cn 2009-6-4 来源:大河报 点击:
  记者提出与王善朴老人通话,杨华瑞老人委婉地说,老伴有高血压,不希望他再受刺激。不过,她回忆说,1980年,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王善朴得了脑梗塞,1982年刚出院,路都走不成,就被杨老硬拉着去排戏。“当时老杨说:‘我就是要让他上,我就是要让观众知道他还活着!’”“当时我们都觉得他残忍,但后来我老伴慢慢站起来了,重新登上了舞台,还得到了观众认可,这都是老杨的功劳。”
  “我们这一批人已走了好几个,现在老杨也走了,希望他们能在天国会面,也希望现在的年轻演员能好好努力。”杨华瑞老人叹息着说。
  赵银环(《朝阳沟》的女主人公原型)
  现实生活中,河南登封大冶镇朝阳沟村的赵银环是豫剧《朝阳沟》的女主人公原型。因为通讯不畅通,这位质朴的乡下女子并不知道这个噩耗。接到记者电话时,她似乎不相信,反复询问是不是“杨光的父亲杨兰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连连表示要来郑为老人家送行。“你们咋不早说?要是早知道俺一定要去看他——唉,这事怎么会早知道呢?”赵银环几乎是在自言自语,“2007年以前,我经常去城里看他,这两年就少了,一来是我晕车,二来每次去他家,吃啊喝啊他都安排妥当,还不让俺给他带东西,俺也不好意思总麻烦他——他真是一个好人,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家里还普普通通的,一件名贵的东西都没有。”
  郭兰英(著名歌唱家)2007年4月21日上午,在河南省中医院的一间病房内,78岁的歌唱艺术家郭兰英附在87岁的杨兰春耳边,唱起了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名段:“七月的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谁家的柿子谁去摘,俺没有柿子心不急……”坐在病床边,郭兰英拉起了杨兰春的手:“老杨哥,你还认得出我吗?我早就想来看你了!”两位曾在一起创作出中国歌剧院保留节目的老艺术家,分别了近55年后再次相见!当时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非常感动。
  昨日,当记者通过电话将这个残酷的消息告诉80岁的郭兰英时,她不相信这是真的。反复询问:“杨兰春,去世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郭兰英陷入了悲痛当中,不愿再开口讲话。
  马金凤(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和杨兰春有很深的感情,昨天上午10点多,受母亲马金凤委托,马殿申赶到省文联家属院参加吊唁。马殿申说:“母亲前年动过手术后,一直不敢让她的精神受到什么刺激。今天一早我知道消息后,和家人专门商量了一下,哥哥还准备陪母亲马上坐飞机赶回来送杨导最后一程……”
  杨兰春的儿子杨光闻听立即劝阻:“父亲生前最怕的就是麻烦别人,如果他知道这个,地下也会不安!”
  “杨兰春是个非常好的导演,他艺术水平高、人品好,永远是我艺术上的老师、生活中的兄长……”失去这位老师、兄长,86岁高龄的马金凤心情格外沉重。
  马老说,在近50年的交往过程中,杨兰春始终对她的豫剧表演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期望,每次见面,聊的话题永远离不开豫剧。马老至今难忘,1982年拍电影《花打朝》时,她因化好了妆不方便吃饭,只好饿着肚子拍戏,杨兰春就细心地给她买来了巧克力,化在水里喝下去,既能不破坏妆面,又能补充体力。
  “杨导演是真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演员面前没有半点大导演的架子,他永远是我的好导演……”马老悲痛地说。

作者:张体义 张红梅 吴战朝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