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刘禹锡与他的桃花诗
http://www.hnta.cn 2009-3-9 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位于荥阳市豫龙镇的禹锡园里,一株株桃树上的花蕾在悄悄地膨胀鼓满。关于桃花,古今文人写了多少佳作难以计数,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再游玄都观》被广为传诵的理由恐怕是缘于诗人幽默、乐观的性格魅力。

荥阳市豫龙镇 禹锡园 桃花 刘禹锡 玄都观桃花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公园里的塑像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著名诗人。
  贞元九年(793年),21岁的刘禹锡考取进士,做监察御史。当时的中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地方上藩镇割据,朝廷中宦官专权,苛捐杂税压榨百姓。永贞元年(805年)正月,顺宗皇帝登基,他重用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对社会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革新的矛头直指反动势力的利益,他们纠结起来进行反扑,又一鼓作气拥立顺宗的儿子宪宗即位,不到半年,改革失败。包括刘禹锡在内的八名朝廷官员被贬到偏远地区当司马。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后被召还京。脍炙人口的《玄都观桃花》就是作者回京时所作。诗的原题名为《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公元815年仲春,长安大街车水马龙,笑语欢声,没有一个不是看花归来的人。玄都观这么多盛开的桃树,全是刘郎离京后所栽。诗人借桃花讽刺朝中那些得宠的新贵人,表现了对他们的轻蔑和自己的不屈精神。
  

作者:张凤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