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开国大典上的礼炮指挥官-许欣之
http://www.hnta.cn 2009-3-4 来源:大河报  点击:
  初试:政协会议上成功“开炮”
  1949年9月21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要在中南海召开,此时他们也训练一个多月了。
  因为会议时间定在晚上7点开始,根据上级指示,要在开会时鸣放礼炮,用9门炮打出54发(响)。当天下午,许欣之老人就带着礼炮队进驻中南海,把炮位选在了怀仁堂的左前方,炮口冲着中海,仰角35度。
  “晚上7点,大会秘书处指示放礼炮。”随着声响一致、有节奏的礼炮打响,新中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开始。“我们受到了上级的表扬,说打得非常好,很整齐。”许老说,当时心里真是很害怕,怕一个炮手出问题,那打出来的响声就会出现杂音,没想到第一次“上阵”就胜利了。
  自豪:54门礼炮打出一个响
  1949年10月1日,北京数十万军民把天安门广场变成了喜庆的海洋。许老激动得落下泪来:“记忆太深刻了,太难忘了。因为浴血奋战多少年的新中国终于建立了!”
  “我记得很清楚,10月1日那天凌晨我们就起床赶往天安门,在天安门东侧一个叫三座门的地方,向东一字摆开了54门礼炮。我们全穿着专门为开国大典制作的新军装,头戴钢盔,腰系武装带,足蹬长筒靴,感觉特别神气。”许老回忆说。
  “9点多,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上了天安门,10点整,毛主席宣布开国典礼开始,我也接到鸣放礼炮的命令,我手拿着小红旗一挥说‘放’,一时间,国歌声、炮声、人们的欢呼声让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许老说,当时,听到54门礼炮28响打出的是一个声音,他激动得大哭起来,炮手们更是在激动的泪水中搂在一起。
  许老说,当天全国人民狂欢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光在广场捡的鞋子就拉了好几车,他也在10月2日这一天受到邀请,代表礼炮队去北京饭店参加国宴,“可惜,请柬没想起来保存。”
  疑问:大典是上午还是下午?
  “我心里一直弄不明白,我在看一些书籍的时候发现,写的开国大典的时间都是下午3点,可明明是上午啊。我记得很清楚,应该是10点开始鸣放礼炮的。”许老说。
  记者也在原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司令员高存信将军所著回忆录《往事回忆》第三集第226~230页中看到:“在训练过程中,我和副参谋长赵大满去检查几次,除了听取组织训练的许欣之、韩怀志的汇报外,鼓励他们练好,打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作者:徐曼丽 实习生 徐爽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