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民间剪纸艺术
http://www.hnta.cn 2010-3-17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剪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至十五最为盛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灯会就是剪纸艺术的荟萃。以前,孩子们过元宵节提的花灯都是手工扎的,在扎好的灯架上糊层绵纸,再用各种颜色的纸剪出鸟、鱼、兽等动物,或剪出戏剧人物及民间故事等图案贴在上面,就做成了花灯笼。在我的童年时期,最盛行的就是纸做的花灯。那时,有钱的买花灯,没钱的自己做花灯,家家户户的花灯不重样。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年代里,元宵节的晚上,孩子们挑着各种各样的花灯聚在一起,远看像一颗颗星星在黑夜中闪烁;近看,灯笼上一幅幅图案形状各异,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加清晰、逼真。
婚庆喜花剪纸至今广泛流行,一般是用大红纸剪成双喜字,选吉日贴在大门上,放在家具、被褥上;或用梅花、荷花、鸳鸯等配合喜字剪成圆形或方形图案,贴在窗户上或屋门上。现在郑州的小商品市场里各种婚庆用的剪纸琳琅满目,随意购买;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物资都很缺乏,这些东西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那时,经常有亲友、同事、同学结婚需要帮忙剪喜字,在实践中我也学会了剪双喜字,有时还会剪一些简单的图案。虽然剪得不那么精细美观,却能增加一些喜庆的色彩和欢乐的气氛。
剪纸在民间运用广泛,常作为服饰上装饰品的底样,就是先剪出花、鸟、鱼、虫等图案的大样,贴在鞋帽、衣服、枕头、肚兜、围嘴的适当地方,再用彩线绣出,成为装饰品。
我喜欢民间剪纸艺术,春节期间,在郑州的庙会上经常看到民间艺人的剪纸表演,我认为观看和欣赏剪纸表演是一种艺术享受。
作者:刘秀玲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项城特有的风俗“背枣山” 2010-3-12 10:36:23
- 登封流传300多年的“十六挂秋” 2010-3-10 9:36:21
- 煌煌医圣祠的千年兴衰 2010-3-3 13:44:24
- 嵩山闹歌:流传300多年的民间社火 2010-3-2 10:10:42
- 太昊陵庙会:祖先与子民的拥抱 2010-3-2 8:54:1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