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瑰宝 >> 正文
河西袁村祭火神的“吊挂会”
http://www.hnta.cn 2009-12-18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河西袁村是郑州管城区十八里河镇的一个行政自然村,地处市区的最南边,地势复杂,沟壑纵横,属半丘陵地带。该村的副业主项是磨粉和加工粉条,村里侯姓的锻磨石匠也是一大亮点,其从业人数及辐射范围,在郑州附近的农村很有影响。
  据传,早在清朝初年,有袁姓在此定居,先叫袁家村。因村东南有河流过,村在河的西边,故村名改叫河西袁。清末村上打了一道土寨墙,周长500米,设有一个西寨门,上有“仁和寨”三个砖刻大字,此为寨名,取“仁义祥和”之意。
  早年,寨墙东北侧有用八块青石垒砌的一个小庙,内供火神灵位。这一不显眼的火神小庙却引申出延续多年的火神“吊挂会”。“吊挂”在中原民间多有流行,它既是一种民俗,也是剪纸艺术的一种形式。
  过去,该村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为祭火神的时间。届时,各家各户都用红、黄、绿三种色纸,裁成八开大小,四周剪出月牙、锯齿等纹样作装饰;纸中间剪出或书写成“太平盛世”、“春回大地”、“三阳开泰”、“四季平安”等民间吉祥语句。把这些彩纸贴在绳索上,两端再配上灯笼扯挂起来,所以村民称其为“吊挂会”。每家都扯挂一条,很像现在的过街标语,红黄绿随风飘荡,很有一种欢庆热闹的节日气氛。此吊挂会当时在郑州地区堪称一绝,很有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祭火神的“吊挂会”逐渐消失。但在过年时,村民们还是习惯用大红纸剪成带花边装饰的菱形,在上面书写“抬头见喜”、“满院春光”等吉祥语,同样起到烘托节日气氛的效果。
作者:连德林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