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大伾山石刻上的唐代战争
http://www.hnta.cn 2009-7-16 来源: 点击:次
可见刘洽所部在平息李希烈的战争中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虽然直接交战取胜者均为刘洽麾下大将,但是将部下战功归于一军统帅,是千古惯例。
石刻中还有一些记载与正史不尽相同,如刘洽在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十一月破李希烈、符璘为田悦所派出等事件在正史中找不到根据。
根据新旧《唐书》中的有关记载,符璘在贞元年间就已经脱离魏博军田悦控制而归附马燧的中央军队。《新唐书·符令奇传》载:“田悦拒命,马燧败之洹水。令奇密语曰:‘汝能委质朝廷,为唐忠臣,吾亦名扬后世矣。’……初,悦与李纳会濮阳,因乞师,纳分麾下随之。至是,纳兵归齐,使以三百骑护送。与父啮臂别,乃以众降燧。”又“李怀光反,诏燧讨之。璘介五千兵先济河,与西师合。从燧入朝,为辅国大将军。赐请恭里第一区,蓝田田四十顷”,“居环卫十三年”。可见他后来一直是中央的军队将领。关于有关事件发生的时间,《新唐书·李纳传》载:“正已死秘丧不发,以兵会田悦于濮阳。马燧方击悦,纳使大将卫俊救之,为燧所破略尽,收洹水。”《新唐书·代宗纪》载:“建中二年八月……辛卯,平卢军节度使李正已卒。”又《新唐书·德宗纪》载:“兴元元年二月甲子,李怀光为太尉,怀光反。”可见符璘归马燧是在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前的事。但大伾山铭中称:“在我魏博节度使、工部尚书、御史大夫、驸马都尉田光选百金之士,马步五千,悉甲而遣委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兼御史中丞符公总之。洎贞元元年春一月,毕会于大梁。”按这种说法,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时符璘仍在魏博军中。这与正史记载出入颇大。如碑铭可信,则新旧《唐书》中关于符璘归附的时间及有关事件均需改正。这就给这些正史记载提出了一个需要进一步证实的问题。
当游人站在摩崖题记面前,思绪飞向那千年前的古战场,仿佛能看到那翻飞的战旗和奔驰的马队。 节选自《峭壁上的文化瑰宝》,李红军王冰炎文,略有改动。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河南曲剧:中国戏剧史上最年轻的剧种 2009-7-21 16:25:53
- 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打出新天地 2009-7-10 9:25:23
- 杂技,闪耀世界的“濮阳制造” 2009-7-7 10:33:28
- 豫南淮滨民间泥彩塑-泥叫吹 2009-7-2 9:43:48
- 冯玉祥建立的国内第一尊孙中山铜像 2009-6-22 10:46:2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