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县区 >> 正文
郏县强力打造“文化旅游区”
http://www.hnta.cn 2013-9-1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近日,笔者在平顶山市郏县三苏园景区碑林二期建设工地看到,搅拌机隆隆作响,运输车来回穿梭,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陪同采访的该县文化广电局局长刘亚锋告诉笔者,该工程投资480万元,占地8000多平方米,7月份奠基,预计年底完工。碑林建筑为仿清园林古建筑,青灰色简板,瓦屋面,砖、木结构,以回廊、折廊、亭子、立壁等形式,展示历代名家书写东坡诗词歌赋的书法作品,彰显三苏文化。

    三苏园景区碑林建设只是郏县强力打造“文化旅游区”、推进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郏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处;中国传统村落9个。为提升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郏县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年初提出了“文化旅游区”建设的战略目标,确立了“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龙头带动、梯次推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深入挖掘三苏文化、知青文化、古寨文化。他们以三苏园、知青园、临沣寨“两园一寨”为龙头,全面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县域旅游产业发展。

    该县把编制旅游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按照“保护与开发建设并重”的原则,相继编制了《郏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三苏文化产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临沣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2010年起,每年由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两园一寨”景区建设,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带动作用,促进各类资金向旅游业投入,目前全县已投入各类资金近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区品位明显提升。三苏园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三苏纪念馆,健全了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2012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知青园景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新馆;投资700余万元加固了临沣寨景区寨墙,整修了景区道路和部分古建筑,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文庙博物馆的一期维修工程,复修了状元桥、泮池以及乡贤祠、戟门、名宦祠等建筑;通过招商引资,筹建郏县堂街镇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加快堂街镇紫云山佛教生态文化园、临沣寨生态博物馆园区和堂街古镇生态商业文化园以及汝河南岸生态农业观光长廊为核心的“三园一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策划了中原石艺博物馆建设项目,已收集各个时代的石艺物品6000余件;投资30万元,对郏县山陕会馆进行了修缮,使其重又焕发出往日的风采,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恢复了曹沟革命旧址,姚庄回族乡正在打造伊斯兰风情小镇,冢头镇正在恢复古街原貌,李口镇正在打造张良故里文化旅游园区,安良镇正在建设李国桢纪念馆等。

    为扩大文化旅游区的知名度,该县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每年举办清明节“公祭三苏”活动,定期召开三苏文化研讨会,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邀请河南省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开封旅行社等国内知名旅行社,组成考察团对郏县旅游景区进行踩线考察,开展郏县“一日游”、“两日游”活动。组织开展了“鸿爪寻踪”东坡文化万里行活动,奔赴苏东坡纪念地开展交流,搜集相关资料,丰富三苏园景区三苏纪念馆的文化内涵。筹办了全国首届“三苏奖”书画大赛,弘扬东坡文化,提升郏县形象。

    据统计,今年1-8月,该县各景区(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3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1320余万元,同比增长20.4%。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