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农旅结合”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http://www.hnta.cn 2013-8-2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眼下正是葡萄丰收的时节,舞钢市尹集镇誉森生态农业园凭借无公害葡萄的品牌效应,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近日,一位带小孩前来游玩的漯河游客张全友对笔者说:“孩子从小就在城里长大,现在放暑假了,带着孩子到舞钢农村来玩玩,住新社区,吃农家饭,爬爬山,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
舞钢市充分发挥山水林城为一体的资源优势,结合打造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养生的生态福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无景点旅游,使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和生态发展绿色经济的理念深度融合。
通过挖掘优势和特点,发展无景点旅游。该市以和谐秀美乡村、绿色长廊为依托,挖掘公路沿线的丰富土地资源,通过串联方式,着力建设提高无公害蔬菜、林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近年来,瑞祥生态农业观光园、誉森葡萄采摘园、绿地林果采摘园等一批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基地先后建成,让外来游客真正体会到“风景无处不在、处处皆可游玩”的漫游享受。
为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舞钢市先后引进了瑞祥农牧、河南丰瑞等10余家龙头企业,带动全市特色生态产业不断做大。河南丰瑞农业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流转该市尚店镇王庄等村的丘陵山地,栽种石榴、葡萄、桃、核桃、板栗等林果,林下养殖野兔、土鸡、草鹅等,山沟发展养鱼,供游客垂钓,打造种植养殖、品种繁育、产品开发、观光旅游“四位一体”的综合生态示范基地。作为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的瑞祥农牧,优化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结构,相继开发出有机蔬菜采摘园,千亩莲藕观光园,山坡散养柴鸡、土猪贸等一批相关产业,到2015年,该公司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通过资源整合,该市“农旅一体”全面开花:以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发展以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发展以企业法人为经营主体,依托各类风景区、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点;社会各界参与建设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的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小规模“农家乐”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该市通过“农家乐”采摘体验与灯台架、九头崖、石漫滩等景点进行串线营销,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截至目前,今年舞钢市已接待游客170万余人次,其中采摘游等活动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多元。
该市还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把特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让昔日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土东西”变成致富的“金疙瘩”。他们开发培育出食用菌、红薯、土鸡、老粗布等旅游商品100余种,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通过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和“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该市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分享到了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舞钢市充分发挥山水林城为一体的资源优势,结合打造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养生的生态福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无景点旅游,使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和生态发展绿色经济的理念深度融合。
通过挖掘优势和特点,发展无景点旅游。该市以和谐秀美乡村、绿色长廊为依托,挖掘公路沿线的丰富土地资源,通过串联方式,着力建设提高无公害蔬菜、林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近年来,瑞祥生态农业观光园、誉森葡萄采摘园、绿地林果采摘园等一批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基地先后建成,让外来游客真正体会到“风景无处不在、处处皆可游玩”的漫游享受。
为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舞钢市先后引进了瑞祥农牧、河南丰瑞等10余家龙头企业,带动全市特色生态产业不断做大。河南丰瑞农业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流转该市尚店镇王庄等村的丘陵山地,栽种石榴、葡萄、桃、核桃、板栗等林果,林下养殖野兔、土鸡、草鹅等,山沟发展养鱼,供游客垂钓,打造种植养殖、品种繁育、产品开发、观光旅游“四位一体”的综合生态示范基地。作为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的瑞祥农牧,优化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结构,相继开发出有机蔬菜采摘园,千亩莲藕观光园,山坡散养柴鸡、土猪贸等一批相关产业,到2015年,该公司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通过资源整合,该市“农旅一体”全面开花:以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发展以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发展以企业法人为经营主体,依托各类风景区、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点;社会各界参与建设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的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小规模“农家乐”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该市通过“农家乐”采摘体验与灯台架、九头崖、石漫滩等景点进行串线营销,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截至目前,今年舞钢市已接待游客170万余人次,其中采摘游等活动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多元。
该市还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把特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让昔日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土东西”变成致富的“金疙瘩”。他们开发培育出食用菌、红薯、土鸡、老粗布等旅游商品100余种,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通过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和“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该市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分享到了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入夏以来鲁山县水上旅游火爆 2013-8-21 15:49:03
- 以旅游产业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013-8-6 9:35:07
- 项目建设助推鲁山旅游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2013-7-31 10:46:08
- 汝州市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2013-7-15 16:20:38
- 尧山镇旅游业带富一方百姓 2013-7-2 10:56:2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