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县区 >> 正文
巩义:发扬诗圣精神 推动旅游发展
http://www.hnta.cn 2012-12-20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的顽强拼搏,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深厚的文化底淀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要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里既有对社会主义新文化、新体制的倡导,更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杨的呼唤。
    一直以来,巩义市一直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挖掘巩义市文化旅游资源,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兴市的发展目标,巩义市委市政府把杜甫故里的开发与扩建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经过几年时间的紧张筹备,杜甫故里于2012年4月18日盛大开馆。至此,一个新的朝拜杜甫、缅怀杜甫的圣地出现,一个新的瞻仰杜甫形象、学习杜甫精神的人文基地诞生。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是诗圣杜甫出生及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2007年巩义市政府参照AAAA级标准投资扩建杜甫故里,将其打造成为一处文化观光型游览景区,供广大游客参观、游览。
    一、杜甫故里景区概况
    (一)人文景观
    杜甫故里是伟大诗人杜甫出生及少年成长的地方。故乡的河洛水土怡养了诗人高尚的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了诗人宽广的文学情怀,诗人长大后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依然写下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来怀念家乡,思念亲人。景区采取室内多媒体和形象方式与户外石刻和雕塑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诗人的诗歌成就及生平和家族历史沿革。
    在展室内,充分采用三幕幻影成像、旋转投影纱幕、大屏幕动态场景、红外感应系统、三维动画视频、无缝拼接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让游客犹如置身于影院中体味杜诗强烈的戏剧性和现实主义风格,感悟一代诗圣悲天悯人的忧国爱民的伟大情怀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政治抱负。在户外,游客既可以在优美的自然景观中借助形象逼真的人物雕塑对意气风发的杜甫、忧国忧民的杜甫、重情重义的杜甫形象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又可以通过石刻诗文使游客再一次领略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二)建筑景观
    杜甫故里建筑面积21606㎡。杜甫诞生窑是景区的文化核心,并以原址原貌的形式完整保存至今,供广大游客瞻仰、缅怀。景区内主体建筑均采用唐代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体,以红色为基调,配以灰色顶瓦,整体样式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古色古香,韵味十足。除此以外,古色古香的亭台、蜿蜒曲折的长廊、优雅精致的水榭也成为景区内独特的景观,它们和景区的主体建筑交相呼应,掩映于绿树从中,以最宁静优雅的姿态迎接着四方宾朋。
    (三)自然景观
    杜甫故里既有浓郁的人文氛围,也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景区总体面积248116㎡,绿化面积达到68℅。景区内,既有规划平整的青青草坪,也有松柏、垂柳、国槐、皂角、银杏、楸树、青桐等绿色植物遍布景区的各个角落,更有梅花、丁香花、牡丹、樱花、月季、桂花等众多花卉品种为景区增香添色。除此之外,泗河水还从景区穿流而过,泗河是洛河的一只支流,流入伊洛河,汇入黄河。景区引泗河水恢复杜甫故居瑶池景观,并于瑶池旁边建一水榭,游客在此既可坐听鸟语,又可欣赏瑶池水波荡漾、水天相接的景观。而景区内的笔架山更是景区内吸引游人目光的独特景致,它三峰并立,因形状酷似古代文人墨客所用的笔架而得名,虽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矗立在这里。杜甫便诞生于笔架山下的一口窑洞内。
作者:赵慧敏 周戈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