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茨觅圣,轩辕黄帝的禹州故事
http://www.hnta.cn 2018/12/2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具茨山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禹州的西北部,这里奇峰竞秀,云蒸霞蔚。远古时期,这里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黄帝重用风后、力牧、大鸿等征服并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后在此修道、化民、得道,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一如并连同绵延不断的山脉和清澈蜿蜒的颍河之水,静静流淌,世代传颂。
一、黄帝偶遇牧马少年
相传,黄帝到具茨山拜见大隗神人,被一条沟阻断了去路,巧遇一位牧马少年,便问少年是否知道具茨山和大隗居住的地方,少年一一作答。黄帝顿觉少年气宇不凡,于是问其如何治理天下?少年说:“治理天下的方法,跟牧马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其中危害马群的劣马罢了。”黄帝听了知道遇上了高人,随即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这则故事被记录在《庄子·徐无鬼》中,这条沟被后人叫做牧马沟,也就是今天禹州市浅井镇马沟村。而具茨山也因为黄帝在此拜访过大隗,被称为“大隗山”。禹西北这一带的群山层峦叠翠,风景如画,后人称之为“大隗层峦”,是禹州古代的八大胜景之一。近年出土的唐、宋石刻也证实,今无梁一带在唐、宋时期仍叫“大隗乡”。直到明朝马文升为了给老百姓减轻赋税,建起了一座没有横梁的庙宇,才改称为无梁。
二、拜相任将战蚩尤
相传,为战胜兄弟众多,危害百姓的蚩尤部落,黄帝广揽天下人才,其中大鸿是训练士兵的奇士,风后能在迷雾中明辨方向,力牧力大无穷、勇猛向善。于是,黄帝就拜大鸿为相,任命风后、力牧为将,征服炎帝后,联合炎帝,在涿鹿大败蚩尤。据清乾隆《禹州志》记载,大鸿寨山是具茨山的别峰,黄帝大臣大鸿经常在这里训练黄帝的军队,后人就把他练兵的山峰称为大鸿山,屯兵的地方叫大鸿寨,这就是今天禹州浅井镇的大鸿寨村和大鸿寨山。
大鸿寨山顶有一开阔地,被称为风后顶,风后是黄帝的一位能征善战的大臣。相传,在黄帝与蚩尤大决战时,因大雾弥漫,黄帝的部众全都迷失了方向。当时,风后帮助黄帝制造了一台“指南车”,车上站立了一个小铁人儿,手臂始终指向南方,从而使黄帝部众辨明了方向,冲出了迷雾,打败了蚩尤。风后顶南麓原有一座风王庙,后来庙废建寨,叫风王寨,那里就是当年风后部落的聚居处。禹州城区过去有一座“迎风阁”,便是为了纪念风后辅佐黄帝的功劳而建。
在风王寨东边有一个“大牧场”,是上古时候力牧养马放牧的地方。相传,一天黄帝做了个梦,梦见有一个非常强悍的人拿着一只“千钧强弩”,轻松地放牧着上万头牛羊。梦醒后觉得很奇怪,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千钧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驱赶牛羊千万头,是说他能够“牧民行善”。就是说有一个人姓力名牧,可以辅佐他治理天下。于是黄帝下令四处寻访,终于在一个大泽边找到了力牧,遂拜力牧为将军。力牧果然不负所望,在“涿鹿之战”中,为黄帝战胜蚩尤立了大功。
三、问道广成子
据传广成子是上古时期非常有智慧的“哲人”,居住在今天禹州城西北20公里具茨山南麓的崆峒山上。据《庄子·有宥篇》记载,黄帝十九年,“闻广成子于崆峒之上,故往见之”,求问修德习武、驾驭诸部落的“至道”。
然而黄帝拜访广成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去时,黄帝端坐大象背上,元妃嫘祖及文武大臣随行其后,威仪排场。广成子却没有现身,黄帝意识到庞大的仪仗定是扰了广成子的清静。为了表示诚意和敬慕,黄帝和嫘祖娘娘在距离崆峒山很远的地方便下了马车,辞别群臣,沐浴更衣,步行问路前往崆峒山。黄帝问道的决心和诚意,终于感动了广成子,一日,广成子现身云端,黄帝欣喜万分,立即跪地叩拜,求教至道是什么,广成子语意深长地说:“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哪里能谈至道呢?”说毕,隐没云中,黄帝怅然若失,思考参悟着广成子的教诲,决定潜心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至今浅井镇留下许多与黄帝有关的地名传说,黄帝辞别群臣的地方叫“散驾村”,见到广成子的地方叫“广成城”,求广成子讲道的地方叫“问道处”,黄帝修道成仙的地方叫“得道庵”,黄帝跟广成子修道的地方叫“大仙观”,广成子死后就埋在崆峒山上,叫“广成子墓”,纪念广成子的大殿叫“广成子庙”。
一、黄帝偶遇牧马少年
相传,黄帝到具茨山拜见大隗神人,被一条沟阻断了去路,巧遇一位牧马少年,便问少年是否知道具茨山和大隗居住的地方,少年一一作答。黄帝顿觉少年气宇不凡,于是问其如何治理天下?少年说:“治理天下的方法,跟牧马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其中危害马群的劣马罢了。”黄帝听了知道遇上了高人,随即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这则故事被记录在《庄子·徐无鬼》中,这条沟被后人叫做牧马沟,也就是今天禹州市浅井镇马沟村。而具茨山也因为黄帝在此拜访过大隗,被称为“大隗山”。禹西北这一带的群山层峦叠翠,风景如画,后人称之为“大隗层峦”,是禹州古代的八大胜景之一。近年出土的唐、宋石刻也证实,今无梁一带在唐、宋时期仍叫“大隗乡”。直到明朝马文升为了给老百姓减轻赋税,建起了一座没有横梁的庙宇,才改称为无梁。
二、拜相任将战蚩尤
相传,为战胜兄弟众多,危害百姓的蚩尤部落,黄帝广揽天下人才,其中大鸿是训练士兵的奇士,风后能在迷雾中明辨方向,力牧力大无穷、勇猛向善。于是,黄帝就拜大鸿为相,任命风后、力牧为将,征服炎帝后,联合炎帝,在涿鹿大败蚩尤。据清乾隆《禹州志》记载,大鸿寨山是具茨山的别峰,黄帝大臣大鸿经常在这里训练黄帝的军队,后人就把他练兵的山峰称为大鸿山,屯兵的地方叫大鸿寨,这就是今天禹州浅井镇的大鸿寨村和大鸿寨山。
大鸿寨山顶有一开阔地,被称为风后顶,风后是黄帝的一位能征善战的大臣。相传,在黄帝与蚩尤大决战时,因大雾弥漫,黄帝的部众全都迷失了方向。当时,风后帮助黄帝制造了一台“指南车”,车上站立了一个小铁人儿,手臂始终指向南方,从而使黄帝部众辨明了方向,冲出了迷雾,打败了蚩尤。风后顶南麓原有一座风王庙,后来庙废建寨,叫风王寨,那里就是当年风后部落的聚居处。禹州城区过去有一座“迎风阁”,便是为了纪念风后辅佐黄帝的功劳而建。
在风王寨东边有一个“大牧场”,是上古时候力牧养马放牧的地方。相传,一天黄帝做了个梦,梦见有一个非常强悍的人拿着一只“千钧强弩”,轻松地放牧着上万头牛羊。梦醒后觉得很奇怪,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千钧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驱赶牛羊千万头,是说他能够“牧民行善”。就是说有一个人姓力名牧,可以辅佐他治理天下。于是黄帝下令四处寻访,终于在一个大泽边找到了力牧,遂拜力牧为将军。力牧果然不负所望,在“涿鹿之战”中,为黄帝战胜蚩尤立了大功。
三、问道广成子
据传广成子是上古时期非常有智慧的“哲人”,居住在今天禹州城西北20公里具茨山南麓的崆峒山上。据《庄子·有宥篇》记载,黄帝十九年,“闻广成子于崆峒之上,故往见之”,求问修德习武、驾驭诸部落的“至道”。
然而黄帝拜访广成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去时,黄帝端坐大象背上,元妃嫘祖及文武大臣随行其后,威仪排场。广成子却没有现身,黄帝意识到庞大的仪仗定是扰了广成子的清静。为了表示诚意和敬慕,黄帝和嫘祖娘娘在距离崆峒山很远的地方便下了马车,辞别群臣,沐浴更衣,步行问路前往崆峒山。黄帝问道的决心和诚意,终于感动了广成子,一日,广成子现身云端,黄帝欣喜万分,立即跪地叩拜,求教至道是什么,广成子语意深长地说:“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哪里能谈至道呢?”说毕,隐没云中,黄帝怅然若失,思考参悟着广成子的教诲,决定潜心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至今浅井镇留下许多与黄帝有关的地名传说,黄帝辞别群臣的地方叫“散驾村”,见到广成子的地方叫“广成城”,求广成子讲道的地方叫“问道处”,黄帝修道成仙的地方叫“得道庵”,黄帝跟广成子修道的地方叫“大仙观”,广成子死后就埋在崆峒山上,叫“广成子墓”,纪念广成子的大殿叫“广成子庙”。
作者: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禹州市旅游局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2018/12/27 10:33:58
- 长葛市旅游局召开贯彻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第六督导组反馈意见整改工 2018/12/27 10:30:19
- 长葛市旅游局到中万农业调研党建工作 2018/12/27 10:29:51
- 长葛市旅游局召开2018年度文明优质服务表彰大会 2018/12/27 10:26:19
- 禹州市旅游局认真安排部署2018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 2018/12/27 10:25:46
网友评论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