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李全民、西峡县政府党组成员黄为民、西峡县旅游局局长张智勇及河南省联通、高德地图、恒润集团、杭州华量软件、厦门欣欣、通信设计院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李全民对西峡县全域旅游的成果表示祝贺,同时对西峡县创建全省旅游智慧化示范县的决心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西峡县领导黄为民在讲话中,就西峡地理区位优势独特体现为“三条线”和“三个区”、生态上的“三个最”、文化上的“六张名片”、民生上的“三个区”、产业发展上形成了“三个绿色版块”、城建方面取得的三个荣誉、综合经济发展方面在全市有“三个最”等方面做了具体总结阐述。同时希望与会领导专家不吝赐教,对西峡旅游的智慧化建设建言献策,共谋西峡旅游恢弘蓝图。
知识延伸:在地理和区位上体现为“三条线”和“三个区”。所谓“三条线”:西峡是全国南北方过渡地带,在地理上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中原地区明显的分界线;在气候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交汇线;在生物上,南北生物兼容,是生物多样性的中轴线。所谓“三个区”:西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恐龙蛋化石保护区。生态上体现为“三个最”。西峡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林地面积39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3%,被誉为“绿色王国”,是全省森林覆盖率最好的区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面积3156平方公里,地表水符合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是河南省水质最好的区域;年均负氧离子含量为3600个/cm3,最高可达7600个/cm3,入围全国“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是中原地区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域。文化上有“六张名片”。西峡是恐龙之乡、重阳文化之乡、屈原故里、哪吒故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全国地质文化教育基地。民生上体现为“三个区”。西峡是全省教育最先进的区域之一,去年全省文科状元和今年全市理科第一名花落西峡,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连续11年位居南阳市第一,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是全省社会公众安全感最好的区域之一,连年位居南阳市第一位;是河南省山区县城乡居民收入最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发展上形成了“三个绿色版块”。一是工业方面形成了生态经济新材料、药品食品、汽车配件三大主导产业。二是农业方面集中打造“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第一香菇出口大县,2016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西峡香菇甲天下”牌子。三是旅游产业,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城建方面获得三个荣誉。西峡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综合经济发展方面在全市有“三个最”。综合实力位居南阳市第一位,支撑整个经济核心版块的产业集聚区绝对量指标在南阳市排列第一位;绩效考评在南阳市连续18年位居第一位,被评为2017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
西峡县旅游局局长张智勇介绍西峡旅游发展情况
与会专家对西峡丰富的旅游资源表示肯定和赞赏,并纷纷建言献策,对西峡旅游的发展方向和智慧化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黄为民同志对与会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此次会议不仅仅是一次西峡智慧旅游工作的研讨会,更是一个打造全省智慧旅游示范县的西峡现场办公会。他强调,(1)所有单位的设计方案围绕一个定位,坚持一个标准,把西峡打造成全省智慧旅游的示范县,建立一个可复制、可移动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2)方案设计要真正实现“上联下通”,对上要与省市乃至国家旅游部门的信息联通,对下要与城市管理、公安、交通、景区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3)做好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要从游客服务、智慧信息和行政管理、游客体验互动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定位。(4)在分步实施上,信息管理是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兼顾智慧营销以及体验互动项目。同时黄为民同志对各设计单位寄予厚望,希望尽快形成实施方案,西峡县委、县政府将全力以赴为各单位提供服务,共同努力,把西峡打造成为全省旅游智慧化示范县。
- 南阳9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西峡占4个 快看有你的家乡吗? 2018/10/24 10:36:57
- 7天创收两个亿 西峡县十一黄金周火旺势头创历史新高 2018/10/9 11:15:13
- “魅力老君洞 激情马拉松”2018中国·西峡老君洞首届山地马拉松挑 2018/10/8 9:58:15
- 2018中秋小长假 西峡县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2574万元 2018/9/26 10:20:27
- 西峡美食大赛总决赛现场 “色香味形”引爆你的感官味蕾 2018/9/11 9:47:3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