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县区 >> 正文
南召县:贫困群众搭载旅游快车致富
http://www.hnta.cn 2017/12/20 来源:南阳市旅游局 点击:
    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目前保存着上百年的石头房屋有100余间。清一色的石头干砌而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像一座青石城堡,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树中,浑然天成。铁佛寺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家家户户居住石头干砌的房子。去年云阳镇投资300多万元完成铁佛寺村村内道路整修、内河治理,启动了墙体立面改造,恢复民俗工程,补植了竹林,扮靓了传统文化古村落,吸引着外地游客纷沓而至。潮涌而来的游客,火热的乡村旅游,让群众搭载上致富的快车,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纷纷返乡开办农家乐、卖风味小吃、销售土特产品,平均每天收入数百元。今年以来,石头村累计接待游客6万多人,农家乐就餐游客近万人,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超过50万元。
    2016年,铁佛寺村村民王富豪夫妇利用自家的石头房屋,率先在村里开了一间“咱家小院”农家乐,以经营南阳农家菜为主,选用本地绿色果蔬、山珍野菜、散养家禽,土地锅烹制的农家菜受到游客好评,生意十分火爆。中央电视台CCTV—4《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栏目和CCTV-7《乡土》栏目记者实地拍摄播发了他家烹饪的特色美食后,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游客爆棚,在郑州上班的女儿、儿子赶回来帮忙料理,每天接待10多桌、100多人次,赚的钵满盆盈。一年来,进入铁弗寺村沿线创办“紫藤人家”、“土香土色”等玉兰特色小镇星级农家宾馆18家。
 南召县云阳镇按照美丽乡村、特色产业、休闲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投巨资建设玉兰特色小镇,精心把玉兰国际花木城—玉兰生态观光园—唐庄生态碧桃观光采摘园—山头村美丽乡村—铁佛寺百年石头村—朱坪村万亩花卉基地,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成一条旅游精品环线,通过实施“旅游 扶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环线内共发展桃树1.6万亩、玉兰3.5万亩,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直接带动贫困户1520人增收致富,成为人气指数持续走高的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群众的脱贫致富产业基地。
 南召县累计整合农建、扶贫、旅等各类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强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体验农家生活”的农家乐餐饮和游乐项目。全县打造以民宿开发为特色的云阳镇铁佛寺石头村、以碧桃采摘为特色的云阳镇唐庄村、以根雕和盆景为特色的城郊乡前庄村、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小店乡山底村、以高山避暑为特色的乔端镇玉葬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特色生态园区10个、农家宾馆300余家,带动农民直接就业1.5万余人,从业人员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
 迅速攀升的旅游人气激活贫困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由“被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南召县乔端镇玉藏村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召县宝天曼景区的腹地,村两委发动景区附近农户参与旅游开发,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无限商机,群众纷纷开办农家乐宾馆、客栈,建设农家乐宾馆22个,日接待能力3000多人次,经营“农家乐”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昔日的穷乡村奇迹般地成为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目前该县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26个,培育星级农家乐宾馆400多家,带动3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火热的乡村旅游助推了精准扶贫。“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良田沃土变成了观光热土,古宅老院变成了游客乐园……“旅游 扶贫”让南召发生了山乡巨变,百姓在青山绿水中追逐脱贫致富梦。县通过土地流转、签约贷款入股、直接就业等途径,带动12个村320人脱贫。五朵山景区公司通过岗前技能培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60个。南召县锦天园林公司以玉兰生态观光园为核心,成立“玉兰乡村旅游公司”,发展以休闲农业游、生态观光游、民俗文化游、采摘体验游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吸引周边200贫困户劳动力到企业务工,从事苗木生产、园林绿化、餐饮服务等工作,年人均收入2.5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手握“全域旅游”和“精准扶贫”的金钥匙,南召县解开了绿水青山的密码,将天赐的生态宝藏变成了百姓的金山银山。从51个全国重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选取20个资源禀赋好、具备旅游脱贫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过编制旅游扶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旅游扶贫项目等措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南召县云阳镇唐庄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培育发展了1万亩桃园,南召县连续多年举办“桃花节”和“贵妃桃”采摘季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打响了品种桃的知名品牌,今年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帮助贫困户销售品种桃10万斤,贫困户收入比往年增长20%以上。唐庄村贫困户王明儒种植桃树5亩,年产鲜桃13000公斤,实现经济收入4万元,比往年增长了近30%。
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目前保存着上百年的石头房屋有100余间。清一色的石头干砌而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像一座青石城堡,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树中,浑然天成。铁佛寺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家家户户居住石头干砌的房子。去年云阳镇投资300多万元完成铁佛寺村村内道路整修、内河治理,启动了墙体立面改造,恢复民俗工程,补植了竹林,扮靓了传统文化古村落,吸引着外地游客纷沓而至。潮涌而来的游客,火热的乡村旅游,让群众搭载上致富的快车,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纷纷返乡开办农家乐、卖风味小吃、销售土特产品,平均每天收入数百元。今年以来,石头村累计接待游客6万多人,农家乐就餐游客近万人,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超过50万元。
 2016年,铁佛寺村村民王富豪夫妇利用自家的石头房屋,率先在村里开了一间“咱家小院”农家乐,以经营南阳农家菜为主,选用本地绿色果蔬、山珍野菜、散养家禽,土地锅烹制的农家菜受到游客好评,生意十分火爆。中央电视台CCTV—4《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栏目和CCTV-7《乡土》栏目记者实地拍摄播发了他家烹饪的特色美食后,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游客爆棚,在郑州上班的女儿、儿子赶回来帮忙料理,每天接待10多桌、100多人次,赚的钵满盆盈。一年来,进入铁弗寺村沿线创办“紫藤人家”、“土香土色”等玉兰特色小镇星级农家宾馆18家。
 南召县云阳镇按照美丽乡村、特色产业、休闲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投巨资建设玉兰特色小镇,精心把玉兰国际花木城—玉兰生态观光园—唐庄生态碧桃观光采摘园—山头村美丽乡村—铁佛寺百年石头村—朱坪村万亩花卉基地,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成一条旅游精品环线,通过实施“旅游 扶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环线内共发展桃树1.6万亩、玉兰3.5万亩,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直接带动贫困户1520人增收致富,成为人气指数持续走高的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群众的脱贫致富产业基地。
 南召县累计整合农建、扶贫、旅等各类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强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体验农家生活”的农家乐餐饮和游乐项目。全县打造以民宿开发为特色的云阳镇铁佛寺石头村、以碧桃采摘为特色的云阳镇唐庄村、以根雕和盆景为特色的城郊乡前庄村、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小店乡山底村、以高山避暑为特色的乔端镇玉葬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特色生态园区10个、农家宾馆300余家,带动农民直接就业1.5万余人,从业人员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
 迅速攀升的旅游人气激活贫困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由“被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南召县乔端镇玉藏村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召县宝天曼景区的腹地,村两委发动景区附近农户参与旅游开发,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无限商机,群众纷纷开办农家乐宾馆、客栈,建设农家乐宾馆22个,日接待能力3000多人次,经营“农家乐”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昔日的穷乡村奇迹般地成为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目前该县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26个,培育星级农家乐宾馆400多家,带动3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火热的乡村旅游助推了精准扶贫。“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良田沃土变成了观光热土,古宅老院变成了游客乐园……“旅游 扶贫”让南召发生了山乡巨变,百姓在青山绿水中追逐脱贫致富梦。县通过土地流转、签约贷款入股、直接就业等途径,带动12个村320人脱贫。五朵山景区公司通过岗前技能培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60个。南召县锦天园林公司以玉兰生态观光园为核心,成立“玉兰乡村旅游公司”,发展以休闲农业游、生态观光游、民俗文化游、采摘体验游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吸引周边200贫困户劳动力到企业务工,从事苗木生产、园林绿化、餐饮服务等工作,年人均收入2.5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手握“全域旅游”和“精准扶贫”的金钥匙,南召县解开了绿水青山的密码,将天赐的生态宝藏变成了百姓的金山银山。从51个全国重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选取20个资源禀赋好、具备旅游脱贫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过编制旅游扶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旅游扶贫项目等措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南召县云阳镇唐庄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培育发展了1万亩桃园,南召县连续多年举办“桃花节”和“贵妃桃”采摘季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打响了品种桃的知名品牌,今年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帮助贫困户销售品种桃10万斤,贫困户收入比往年增长20%以上。唐庄村贫困户王明儒种植桃树5亩,年产鲜桃13000公斤,实现经济收入4万元,比往年增长了近30%。
作者:王静
(责任编辑:郭振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