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景区 >> 正文
王全书等各级领导先后视察陕州地坑院景区
http://www.hnta.cn 2016/6/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5月26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一行来陕州区考察地坑院旅游发展工作。三门峡市政协主席、市委组织部部长赵予辉,市政协副主席庆志英,市政协副主席、陕州区委书记高永瑞,区政协主席曹海生陪同考察。 

    王全书、马德秀一行从周召分陕、甘棠遗爱等历史典故,到地坑院的发展历史、营造技艺、建筑特点、分布现状、民风民俗、生活场景等都逐一进行了解,对陕州区地坑院保护开发并重的旅游发展模式表示肯定。捶草印花、黑色剪纸、锣鼓书、扬高戏等陕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吸引王全书、马德秀不时驻足观看、询问,他们对陕州区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感到惊奇。虽然也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王全书还是对陕州区特有的文化交融现象感到惊奇,主动向马德秀介绍起豫东、豫西的居住文化差异。

    王全书指出,短短几年时间里,陕州区地坑院旅游发展从小变大,由弱到强,势头迅猛,潜力很大,特别是与腾讯合作为地坑院打造的“互联网+”体验,与陕西马嵬驿合作建设的百味巷,形成了全新的地坑院旅游发展模式,为全国各地传统古民居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很好借鉴。马德秀希望,陕州区要进一步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地坑院旅游发展中来,为地坑院的长远保护开发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5月25日,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刘金平一行在市委书记赵海燕,市政协副主席、陕州区委书记高永瑞,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勇陪同下,到陕州地坑院景区进行调研指导。 

    刘金平一行来到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参观访问地坑院民居习俗院、婚俗表演院、陕州剪纸院、农耕园等民俗院落,听取工作人员对地坑院建造风格、民俗特色、功能特点、分布现状、规划保护等情况的介绍,了解各个地坑院所展现的民居文化、农耕文化、刺绣文化以及曲艺文化等主题内容,在马嵬驿(陕州)百味巷仔细询问各个店铺的美食特色和运行情况。调研组对陕州地坑院景区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对景区规划建设及设施管理给予充分肯定。 

    调研组指出,陕州地坑院是中华文明的宝贵历史遗产。作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地下古民居建筑,它的建成运行使地坑院文化得到了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件喜事,对提升陕州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嵬驿(陕州)百味巷所具有的浓郁地方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腾讯中国首个智慧乡村游上线,所开启的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更将助推陕州地坑院景区提档升级,希望陕州区能够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强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使陕州地坑院景区成为新的旅游文化亮点。 

    5月30日上午,副省长王铁深入陕州地坑院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对陕州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提出指导意见。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申延平、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随同考察。市委书记赵海燕,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吴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挺林,市政协副主席、陕州区委书记高永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骆玉峰等陪同考察。 

    王铁一行来到陕州地坑院景区,深入了解景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等情况。陕州地坑院景区依托“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张汴乡北营村的地坑院建筑群开发建设而成,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打造提升,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奇特民居景区、国内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小吃街、中国首个“互联网+”智慧乡村游景区,充分展现了三门峡旅游业发展的新鲜活力。 

    考察中,从地坑院的营造技艺、陕州的民风民俗到院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王铁仔细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并不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对景区与腾讯集团合作为游客打造手机微信购票、游园、语音讲解等服务大加赞赏。在马嵬驿(陕州)百味巷,王铁向部分商户询问各种小吃的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和营销情况,现场察看一些小吃的制作流程。 

    王铁指出,陕州地坑院景区把传统古民居开发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互联网+”智慧旅游、地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金三角特色小吃等融为一体,打造了全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可鉴的路径。王铁希望,三门峡市、陕州区要进一步加强景区的提升完善工作,充分把当地原有的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到景区每个角落;要创新工作理念,明晰发展思路,健全旅游业发展“六大要素”, 提升景区综合服务能力;要深入挖掘陕州的传统文化、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真正通过这些来吸引游客,加深游客对陕州的印象;要加大景区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科学制定营销方案、邀请知名媒体拍摄纪录片等,全面提升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海内外游客选择来陕州地坑院休闲旅游。 

    随后,王铁一行还到高阳山温泉国际度假区进行了考察。 

    5月27日,副省长张维宁深入陕州区考察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市委书记赵海燕,市委常委、秘书长高战荣,副市长李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发改委主任刘会林,区领导高永瑞、骆玉峰等陪同考察。 

    走进陕州地坑院景区,张维宁一行仔细了解景区规划设计、功能定位、主要特色、建设投资、安全管理等情况,对陕州区紧紧围绕“地坑院”这一特有旅游资源,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强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的做法表示肯定。 

    考察中,地坑院的悠久历史、居住特点、营造技艺,景区的微信购票、语音讲解功能,百味巷的三省小吃、仿古建筑都引起了张维宁的关注。张维宁表示,陕州地坑院景区的开发建设符合当前产业调整要求,引领了乡村旅游发展方向。陕州区今后要在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作出更多探索,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突出做好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5月26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梁静等一行莅临陕州区考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建峰,市政协副主席孙继伟,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高永瑞,区政协主席曹海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玉秋,区政协副主席任文东等领导陪同考察。 

    梁静一行来到刚刚开业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先后参观了地坑院内主窑、客窑、走廊以及墙壁的布置状况,并现场观看剪纸艺人边跳边剪艺术和陕州锣鼓书表演,品尝马嵬驿(陕州)百味巷的特色小吃。 

    梁静对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彰显地方民俗特色、突出历史文化元素的规划建设表示赞赏,称赞其设计理念超前、建设标准较高、发展势头良好。梁静表示,陕州地坑院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民居的活化石,民俗文化园把地坑院变成了可以游览、触摸、体验的旅游产品,既得到了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又让游客感受到了千年村落的奇特朴真,马嵬驿(陕州)百味巷浓缩了豫晋陕三省特色美食,给游客以“舌尖上的享受”。 

    梁静希望,陕州区委、区政府要进一步创新模式,提升合作水平,共同打造旅游业示范景区、精品景区和全国知名旅游品牌,真正把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打造成为客商信赖、游客青睐的一方热土。
作者:潘晓庆 昝运峡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