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景区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画闪亮南山民俗文化节
http://www.hnta.cn 2015/3/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洁白的天鹅戏水,美丽的孔雀开屏,傲雪的梅花绽放……若不是在相框中看到,这些情趣盎然、栩栩如生的立体画作竟可乱真,原来都是用植物的茎芯做成的。在湖滨区第二届南山民俗文化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画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兴趣。

    “通草”又称通脱木,是一味野生中草药。通草茎中的芯髓颜色洁白,有丝绒的质感、草药的温香,不易变质、不被虫蛀,是迄今为止中草药中难得的工艺品制作材料。

    18、19世纪,通草画曾极度盛行,题材主要以反映清代社会生活场景和各阶层人文现象为主题,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纺织、演奏图等,多出口国外。因其能形象地反映和记录当时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社会万象,成为西方诸国了解大清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之一,此时的通草水彩画达到了巅峰。后来,由于照相技术的出现,通草画曾一度没落。经过200余年的传承和创新,如今,通草画这一濒临绝迹的艺术瑰宝重放异彩。

    据负责通草画制作和传承的三门峡雅鸿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的通草画,选用贵州省出产的优质中草药通草片,结合时代、地域特色,通过绘制底图、选材、着色、雕刻、塑型、堆砌、粘接、装框等一系列精湛的纯手工流程,使每幅作品都能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艺术境界,内质环保健康,外观高贵典雅。

    “通草芯洁白如玉,白天鹅圣洁无瑕,用通草做白天鹅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将来作为三门峡人的礼物送给朋友,人们一定会喜欢的。”市民陈先生兴奋地说。
作者:牛富江 张宏勃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