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景区 >> 正文
鸠山红叶醉秋光
http://www.hnta.cn 2016/10/2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八百里伏牛山,多的是黄栌。到了秋天,倒不一定能随处幻化成红叶。红叶好像都藏得很深,往往在人迹罕至的岭峰沟壑,在你目力不及的那面山坡,独沐秋风,自醉秋光。


    伏牛山的尾巴甩出了遥远的余脉,在鸠山耸起最后的高度,大自然毫端蓄积的所有浓艳,染在了鸠山秋天的枝头。
    鸠山的大鸿寨、陈窑和天垌,是观赏红叶的绝佳去处。每处的红叶有每处的风情姿态,看了这处,你想不来另处的好。待你转过了好几条深沟、好几道高岭,胸中装了几座山,才敢说遍览了秋色。
大鸿寨峭拔开阔,红叶散布广而稀,从深谷到峰岭,都能看见红叶飘飘摇摇。谷里的红叶,遥看丛丛簇簇,追过去,只见散散的淡淡的红,很难聚拢,身在红叶里,望的却是远处。观佛台的几丛红叶托起了远处巨大的卧佛,衬得那佛格外的凝重、安详。细看红叶,颜色很有层次,有的米黄中泛着青头,有的杏黄中夹着红丝,它们藏在红叶间,风一动,迷离得晃眼。往高处走,黄栌渐渐地高大,有的从灌木中挺拔成乔木,一片红云罩住了天。有的树从石缝里长出来,枝干倔强地延伸,依着嶙峋的石壁,叶子分外的艳。还有的黄栌才从石头里钻出,弱弱的一茎,支撑一两片叶子,楚楚的,让人生出怜爱。大鸿寨山高水枯,树姿多态,红叶深而暗,有朦胧的墨色,沉郁苍茫,虽身披艳装,还不失沉稳。
    大鸿寨的西北 ,隔了一座山再过条路,是陈窑。 山谷转一个弯,红叶突然涌入,心头一阵惊艳。一面山坡,遍植黑松,青翠无边,在碧浪绿波间,红叶如堆堆篝火。遥遥地看,如霞似锦,艳丽了半个天空。徜徉流连在红叶间,能在心头浸出情思。远处红雾漫天笼罩,山岚朦胧如飘浮的梦。近处红叶有的嫩红,有的殷红,有的杏黄中化出浅绛,有的红波中有青绿点缀其间,有的浓如胭脂,有的淡似桃花瓣的边轮,红中有粉粉的白,那红忽深忽浅,忽密忽疏,自然天成,好像又循有章法。道法自然,人从自然中悟出的法,终没有天趣的曼妙。 阳光下的红叶,尤显妖娆,无风也微微地颤;有风时,叶子翻转,如鸟翼翩翩,舞动出了飘逸。阳光穿透叶片,背面可见筋络纤纤,纹理成网,根根细丝色如黄金,能感到生命的汁液在涌动。
    大鸿寨向南,经过七拐八折,在山的幽深处,藏着天垌村。村里古木蔽天,每棵古树都遮一座老屋,很是神秘。依着老宅的墙垣,不经意地瞭望一下远处,有红叶明明灭灭。
    女人们穿行在磨盘山的红叶中,叶嫩色艳,头上如籫了花朵,脸庞更加白净,目光里带了水波。时见炊烟袅袅,云样的烟缭绕老宅,缕缕地散开,飘荡在古树的枝丫上。遇一老者,说村里的烟火已经有几百年了。明朝末年,王姓一家六口从山西逃难到这里,挖洞落户,开荒耕种,渐渐聚拢人气,形成村落。为避土匪,村民在土崖高处凿洞,藏匿粮食等物。洞高挂半空,就有了天垌的村名。
    老者很是健谈,说村里有很多故事,都是老辈人传下的。原来村旁有尼姑庵,尼姑妙善花容月貌,一日去白龙寺赶会,张家庄的张才被妙善姣好容颜打动,二人在庵中私会。不久张才暴病死去,妙善生下一子。妙善将孩子用张才的遗物——一件蓝衫包裹,送给好友王三思,王三思又将孩子卖到薛沟苏家。苏家拿蓝衫去集市变卖,被张才妻子认出那是丈夫的衣物。张才妻子几经周折,打探到妙善,才知原委。后来孩子考中状元,张家、苏家分别为状元娶妻,皆大欢喜。这故事经过改编,成了豫剧名剧《桃花庵》。
   老者说,村里无人得颈椎病。问何故,睡觉时头枕黄栌木,可治肩、腰、颈椎疼,很灵验。原来,这满山的黄栌,不但秋赏红叶,冬可烧柴,它的根、茎和枝叶还是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良药。
    秋天的鸠山,无论是开阔的地方,还是山道边,抑或是哪面山坡哪个崖壁,甚至是谁家的房前屋后,不经意间都会有红叶闯入你的视野。丛丛红叶是一件华装丽服,装点了你心里对美的愿望和向往。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