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分类宝典 >> 景区 >> 正文
项目建设助推龙门石窟跨越提升
http://www.hnta.cn 2015/4/1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在张锦秋设计的蓝图中,西北服务区的塑造将实现三大功能:一是成为龙门景区整体生态与环境的有机组成,二是前瞻性地预计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需求,科学合理规划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三是推动景区与古镇文化融合发展,从文化景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将龙门古镇文化融入服务区建设,体现区域多样化的文化生命力和延伸力。
    具体而言,西北服务区由东向西分为生态林片区、龙门古镇片区和西山防护林片区3个部分。在该区域轴线部分及靠近伊水的一侧,以园林景观为底,用一组礼仪建筑强调历史轴线。轴线以西至西山,布置具有洛阳传统特色的村落,作为从现代都市到历史人文的景观上的过渡,在功能上作为旅游配套设施。西山区域主要考虑生态保育,作为石窟核心区的屏障,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同时为观景提供绿色背景。
    生态林片区位于龙门大道南端与龙门石窟景区原入口之间,是城市空间与自然风景区之间的过渡,也是伊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拓展。林区内适当体现龙门石窟精神以及洛阳历史文化的纵深感,使其成为龙门石窟之序幕。
    生态林片区占地面积400亩,包括九鼎广场、三重阙门、碑亭和大石门等10个重要景观节点,大石门将成为景区新的入口检票处。龙门古镇片区位于生态林片区以西,背倚西山,采用传统的村镇格局,配置主题文化客栈、家庭客栈、买卖街、文化展馆等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具有浓郁地方风土人情的旅游服务功能区。
    苍翠的西山才能成为龙门景区的大背景。因此,在西山山坡上设置西山防护林片区,营造西山整体郁郁葱葱的绿化氛围,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以修复大片生态环境。在建筑风貌特色设计方面,景区建筑限高严格遵守各级规划中对风景名胜区、龙门石窟保护区的限高要求。为了与历史文脉衔接、与现代城市风貌相适应,建筑风格依照地域建筑现代化原则进行设计,通过仔细研究当地建筑和唐风建筑的布局、材质、色彩、空间、氛围、元素后,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提炼。
    位于主要序列礼仪轴线上的三重阙门、碑亭、大石门,采用石造建筑形式,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屋檐出挑深远,建筑结构刚毅遒劲,尽显大唐神韵。
    3 以未来世界遗产标准为龙门增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历经时间的风雨,终回荡着历史的声音。古人建造龙门石窟,何尝不是这样;今人增色龙门石窟,何尝不是这样!龙门园区管委会明确提出:一定要按照未来的世界遗产标准,建设好龙门景区内每一个项目。要让每一座建筑都和龙门融合在一起,成为经典之作。
    张锦秋对龙门景区西北服务区的规划可谓完美,但也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将在她心中和图纸上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为此,龙门园区管委会提出,要形成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成立重大项目建设部,明确分工和具体责任人、时间节点,集中精力,拿出攻坚克难的韧劲,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西北服务区项目为例,龙门园区管委会建设局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密切配合,以打造精品的使命感推进项目建设。
    张锦秋虽然行动不便,但密切关注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在项目现场的设计人员,每周都要向她汇报两次项目进展情况。 在她的设计理念中,生态林片区以自然式片植、丛植为主,选取树姿自然、形体高大的树种,以塑造自然舒畅的郊野园林氛围。所以,树木的选择就成为关键。
作者:吕新文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