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讲话 >> 正文
范修芳局长在全省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hnta.cn 2011-11-25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全省乡村旅游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我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我们要把乡村旅游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民增加收入的富民产业、城乡居民友善交往的和谐产业,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动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高起点谋划全省乡村旅游。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已经由自发阶段向政府主导阶段转变,已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一区两带四板块”定位中,“乡村休闲度假”是重要一块。 “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把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推进,确立 “特色旅游村、旅游风情小镇”的乡村旅游全域化布局。省旅游局2012年将重点做好全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各省辖市和重点县也要以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为契机,按照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从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确定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当前,尤其是对旅游资源密集的乡村,应当加快整体规划设计和项目策划的进度,根据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协调乡村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防止出现一轰而上、产品雷同、布局混乱、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的发生。

    (二)重点培育精品乡村旅游目的地。按照全省“十二五”旅游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要培育10个乡村旅游重点县、20个乡村旅游镇、300个特色旅游村),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和省级特色旅游村,每年要重点培育2个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乡村旅游重点镇、60个特色旅游村,使之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要本着乡村旅游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农村高于农村、源于农业高于农业的原则,从看有美景、食有佳肴、行有道路、住有房舍、购有特产、玩有体验的角度出发,在旅游交通、游览服务、旅游安全、卫生质量、经营管理、旅游购物、环境保护等方面规范乡村游产品,提升乡村游水平。全省上下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建设山、水、田、林、路等配套基础设施。要按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与运营规范》,认真落实“七有”的标准,即有游客服务中心(站)、有生态停车场、有标识系统、有旅游厕所、有特色餐饮、有住宿、有讲解员,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齐备、功能完善、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一是强化媒体宣传。要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手机、网站等开设乡村旅游栏目,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各省辖市要利用各种载体制造亮点、新闻焦点,形成社会关注点、大众兴奋点和旅游热点,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办好民俗节庆活动。相对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乡村旅游产品的推广相当薄弱。这项工作如果靠农民一家一户,没有这个能力、实力和渠道。而举办节庆活动就可以改变现状、实现整体宣传。因此,要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聚集人气、提升形象、扩大效益。要利用现有的乡村旅游节,进一步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扩大影响。要根据情况,对一定区域内的乡村旅游节庆进行整合,切实提高乡村旅游节庆的质量、规模和效益。三是加强市场营销。各级旅游部门要指导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充分发挥旅行社和各类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开展专业的市场销售和网络营销。要利用农业、交通、水利、环境等其他行业为载体,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力争把当地特色旅游目的地市场推广和其他行业相融合,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四)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工作。旅游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规范旅游行业、加强行业管理、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必要手段。在前一段召开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与运营规范》(征求意见稿),省旅游局也已经制定出台了《河南省农家宾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河南省旅游餐馆星级评定规范》、《河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划分与管理》等地方标准。各省辖市要坚持以示范带动提品质,以编制标准促提升的原则,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加大乡村旅游相关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以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星级农家乐(酒店)创建为抓手,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力争实现服务设施、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明年全省要重点培育国家级休闲农庄、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省级示范点20个。在培育过程中,将在全省推广、实施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

    (五)加强农民创新和创业能力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要把纯农业转为农游结合,把一产转为与三产融合,把靠体力转为靠智力经营,不仅需要外来人才的支持,更需要把农民这个主体培育成实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协会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农业的发展步伐,坚持实用性、阶段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原则,采用“学校+农户”、 “政府+农户”、“研究机构+农户”、“公司+农户”、“旅游协会+农户”等培训模式,注重培养以村支两委带头人为主的管理人才、以专业合作社或行业组织为主的营销人才、以个体农户为主的经营人才、以乡村旅游服务员为主的技能人才,加大对经营乡村旅游农民创新、服务、经营、管理的培训,提高创新、创意理念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家庭经营型农家乐、乡村酒店等提升经营模式、提高经营质量,进一步夯实乡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的基础。明年全省乡村旅游培训要超过3万人。

    (六)探索乡村旅游合作运营模式。要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切实解决好“谁来主导、谁来投资、谁来经营”等核心问题。通过休闲农庄、特色农业园区、农家乐、乡村酒店和各种营地、乡村娱乐项目等领域为试点,探索乡村旅游新的合作运营模式。各省辖市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合资、引资等渠道,引进更多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型企业介入乡村旅游的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壮大乡村旅游开发主体的市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同志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正当其时。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切实把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2011年11月25日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