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芳局长在洛阳市旅游工作会议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高兴参加洛阳市旅游工作会议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动员大会。刚才听了洛阳市旅游发展工作报告,会前我认真阅读了《洛阳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行动方案》,提前拜读了郭市长的讲话稿,感到洛阳对过去五年和去年的旅游工作总结得很到位,对“十二五”及今年的工作安排很全面,特别是对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和八大旅游行动计划,更让我感到洛阳旅游业发展的决心大、魄力大、力度大,全市上下发展旅游的心气顺、人心齐、干劲足。在此,我谨代表省旅游局,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洛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洛阳市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借此机会,我谈几点看法和建议,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抓住机遇,努力创出河南旅游的国际品牌。机遇在抢,稍纵即逝;机遇在抓,稍松即无。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次跨越,抓住一次机遇就能赢得一次主动。比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拓展市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1987年,长城、故宫、周口店、敦煌石窟、兵马俑、泰山这6个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0年,黄山申遗成功。1992年,四川九寨沟、黄龙和张家界申遗成功。1994年,山东的孔府孔庙孔林、西藏布达拉宫、武当山、承德避暑山庄申遗成功。后来,乐山大佛、苏州园林、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等相继申遗成功。事实证明,凡是申遗比较早的,都是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游比较发达的地区(景区)。北京、西安、山东、四川、湖南、苏州、云南都是如此。因为他们紧紧抓住了申遗的机遇。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底申遗成功,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洛阳旅游是我们河南旅游的重点,也是我国旅游的重点。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在抢抓机遇、加快旅游业发展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很好效果。比如抓住郑西高铁开通的机遇,开展“乘高铁、游洛阳”等活动,推出高铁游客门票优惠等政策、打造高铁旅游新线路,极大地开拓了西安高端客源市场。特别是抓住了牡丹花会上升为国家级节会的机遇,实现了花会旅游的新突破,带动了旅游业的新发展。进入“十二五”,洛阳市包括全省旅游业都面临着很多重大机遇,这些机遇都会给我们旅游业发展带来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环境氛围营造等多方面的推动力量。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三个方面的机遇:一是抓住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的机遇。2009年底,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旅游消费是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综合性消费,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必然担当重要角色。今年,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我省旅游包括洛阳旅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快区域合作、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大好时机。二是抓住国家旅游局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将重点打造三个国际旅游品牌:长江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和丝绸之路旅游带。这三大品牌中,黄河文化和丝绸之路都与洛阳市直接相关。今年2月9日,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要总结优势、发掘优势、发挥优势、整合优势,创出河南旅游的整体品牌。”卢书记的批示既是对全省旅游业的要求,更是对各级旅游部门的期望。同时这也是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更是洛阳市旅游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洛阳市和我们一道多与国家旅游局对接,力争让我省和洛阳市在两大品牌的打造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让两大品牌成为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主要支撑。三是抓住我省大旅游发展格局形成的机遇。当前,我省已经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去年,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旅游业是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旅游业要加快转变、加快发展”。今年,省委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李克常务副省长、孔玉芳副省长先后对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重要批示。省人大、省政协多次进行旅游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年省政府办公厅连续下发3个文件,明确了48个省直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的责任,调整了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协调委员会”,批准了“2011年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方案”。下一步,我们还将与部分相关省直部门、重点旅游市、有关旅游院校和重点旅游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对于我们强化多方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省旅游局与洛阳市首次签订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开辟了我省旅游发展史上的先河,迈出了多方合作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打响的“第一枪”。总之,我们要牢牢把握、紧紧抓住这些机遇,为旅游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提供更多的发展条件、打造更亮的旅游品牌。
二、抓住规律,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旅游业发展需要把握的一条主线。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转变,必须按规律办事、按规律运作,确保转得快、转得稳、转得好。今年郭庚茂省长提出:“要研究旅游业发展规律性的东西,结合河南实际,不懈研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必要可经政府审定发布,不断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规律、积极探索规律、自觉尊重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有针对性地推出新措施,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坚持集约发展,推动旅游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发展旅游业不能多头出击、平均用力。要集中主要精力、把主要资金投入到重点地区、重点景区和重点项目上来,坚持做成一个、宣传一个、巩固一个。省旅游局提出要在全省培育十大旅游集聚区,其初衷就是要聚合六大要素,聚集不同产品,加粗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济。全省十大旅游集聚区,洛阳的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也被列入。希望洛阳市高标准编制好集聚区规划,合理开发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产品体系,扩大产业聚集面,增强产业聚集力,为全省旅游集聚区发展趟出一条路子。二是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把旅游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融合起来,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面,打造综合性强、复合度高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洛阳嵩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九个围绕”:即工业围绕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农业围绕旅游调整结构,城市建设围绕旅游完善功能设施,林业围绕旅游实施绿化,交通围绕旅游公路上等级,新农村建设围绕旅游发展农家宾馆搞农家乐,招商引资围绕旅游上项目,教育围绕旅游搞培训,社会资本围绕旅游搞农产品开发。我感到这“九个围绕”不一定适合所有县市,但这种融合发展的思路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三是坚持适度超前发展,推动旅游业从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近几年,洛阳市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推出了一些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拉动了高端市场。比如,栾川的伏牛山滑雪场开创了我省新型旅游业态的先河,填补了我省冬季旅游产品的空白。但我们也要防止在旅游业发展上“过得去”、“差不多”的消极思想,要想得长远一些,特别是设施建设上绝不能陷入建好就落后、落后再重建、重建又落后的怪圈。
三、抓住重点,切实打牢旅游业发展基础。基础不打牢,旅游业就谈不上发展、谈不上跨越。我认为景区打造、企业培育、人才培育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应该时刻抓住的重点。一是抓好景区打造。没有景区,旅游业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龙头和王牌景区,旅游业发展只能在低层次徘徊。从2004年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情况看,洛阳市旅游资源单体数居全省第二,是旅游资源密集区,目前有2家国家5A级景区。苏州市与洛阳市一样,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副中心,但该市拥有国家5A级景区达5家。龙门石窟、白云山这两家5A级景区门票收入加起来也比不了焦作的云台山。据了解,今后国家旅游可能要出台规定,全国5A级景区数量要控制在100家,并实行动态管理,发展不好的可以降A,发展好的可以补缺。也就是说进入5A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因此,建议洛阳市还要把精品景区打造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巩固提升老景区品牌,打造推出新景区品牌。二是抓好企业培育。洛阳市和全省情况一样,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普遍弱、小、散,一直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09年底,在省政府的推动下,洛阳龙门旅游集团、洛阳交通旅游集团、洛阳航空旅游集团挂牌成立。成立旅游集团并不代表企业就强大了,还必须做好理顺关系、搞活经营等各方面工作。西安市成立旅游集团比我们早了10年,现在集团下属西安旅游、西安饮食两个上市公司、8家控股企业和6家全资子公司。去年洛阳交通旅游集团被省政府列入重点后备上市企业名单,希望洛阳市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理顺各种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取早日上市。三是抓好人才培养。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洛阳市是我省高校资源富集区,建议充分利用洛阳市的高等院校、职高职专等资源,加强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利用“中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在栾川县挂牌的机遇,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培训,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抓住创新,努力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旅游是朝阳产业,需要用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发展。特别是洛阳市提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也是创新的实践,更需要我们抓住创新,引领旅游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一是要创新营销理念,拓展市场空间。洛阳市近几年在旅游营销上走到了全省前面。比如,实行政府与企业联手、企业与企业捆绑,进行立体化、一体化营销。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做到了天天有宣传。建议洛阳市进一步整合营销资源,把各类行政宣传资源统一起来,每年给相关部门下达宣传任务。重大的对外活动在加入旅游宣传内容的同时,制定总体宣传规划,搞好宣传分工与合作。把政府的宣传力量与企业的宣传力量捆绑起来,把各类宣传资金集中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重点宣传,提高宣传促销的整体效益。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消除发展障碍。“十二五”期间,省旅游局将选择云台山、洛阳龙门石窟、鲁山大佛、南湾湖等发展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区,设立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焦作、洛阳、登封等城市创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因此,洛阳市、龙门石窟都要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新模式,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全省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新鲜经验。同时,省旅游局还计划把小浪底旅游区作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试点,也希望洛阳市给予配合。三是要创新招商手段,增强发展后劲。今年,省委、省政府给我们下达了旅游投资、招商引资双超200亿元的目标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省旅游局提出了“六个对接”:即与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对接,与承接产业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等省政府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对接,与洛阳牡丹花会等各类节庆活动对接,与我省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对接,与金融机构对接,与各地商会组织对接,搭建招商引资的新平台。洛阳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网络招商、上门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坐地招商等更加有效的方法,切实为洛阳旅游乃至全省旅游引进优质企业、注入优质资本,增添发展活力。
同志们,洛阳是我省旅游资源大市,在全省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省旅游局将高度关注洛阳市旅游业发展,认真落实《局市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内容,在旅游规划、项目建设、宣传促销、人才培养、区域协作等方面一如既往地支持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和洛阳市委、市政委的正确领导下,洛阳旅游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范修芳局长在全省红色旅游活动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2011-6-3 14:55:32
- 范修芳局长在全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1-6-3 14:05:44
- 倪豫州副局长在全省旅游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6-2 17:31:26
- 范修芳局长在全省旅游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6-2 12:46:38
- 范修芳局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上的讲话 2011-5-13 12:44:0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