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这样选择了徽州,也格外眷顾了婺源这片山水。先进文化的输入,改造提升了婺源的精神品质。宋人儒雅好文的气质在婺源的碧水青山中得到了积淀,得到了延续。徽州有幸,婺源有幸,承接了这样一笔弥足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婺源迎来了一段风姿绰约的锦瑟年华。自此婺源书香飘逸,自此婺源文风昌盛,婺源成为遐迩闻名的“书乡”,庶几婺源也成为了一块文化福地。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2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留下传世著作3100部,其中172部 选入《四库全书》,七位名人入选“辞海”。婺源的山水间走出了朱熹这样影响中国古代七百年的思想大家,走出了江永、詹天佑、何震、齐彦槐等一批批名播天下的学者专家。
走在婺源乡间青石铺就的千年驿道上,古朴沧桑的徽州文化气息带着历史的体温拂面而来。那苍遒雄浑的严田古樟,那历尽八百年风雨的彩虹廊桥,那随处可见的碑刻断碣,那青苔丛生波澜不惊的的古井,那散布于十村八落岁月悠长的明清古居,那浮现在飞檐翘角墙头屋顶上的宛若生灵的“三雕”作品,凝固成一幅幅古色生香的古徽州文化长卷。向人们述说着婺源千年的兴衰与变故,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千年延续的一条清晰的脉络。这是历史给予婺源的馈赠,这是原汁原味历史的婺源。古风不移,依然如故,这成为婺源当今不衰的魅力所在之一。
处在江南中国黄金旅游带上,婺源左右逢源,又“天生丽质自难弃”,占尽了山水风光的地利。上接黄山屯溪之壤,左望庐山鄱阳大湖,背依三清群峰,右连新安诸江。名山环绕,江湖连襟。既借得它山它水之灵之气,又怀拥自己一份得天独厚的神韵,是一处浑然天赐的仁者智者相乐不舍的胜地。
婺源的神韵在哪儿?即在那神来之笔涂就的明丽色彩中。婺源是一块上帝遗落在人间的调色板,五光纷呈,十色俱现,丹青水墨晕染处,一派田园牧歌般也似的世外桃源呼之欲出,吸引着人们不可救赎地走向了它。婺源一境的主色无疑是生命之色——绿之色。婺源的绿,得之于江南丰沛的天雨,得之于它茂盛的地被。婺源的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鄣山风景区甚至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清新如洗的气息、四季变幻的色彩解读了婺源长青的生命之源。踏上婺源的土地,青翠欲滴的山峦立即拥抱了你,一湾湾碧水涤净了你心里的风尘,这充沛着生命张力的绿意安宁了一颗颗躁动的心绪。
这里是早春三月的婺源,绿肥红瘦的季节。野碧风自清,山翠岚欲淡,新绿铺满了田野、山岗,一丛丛映山红如火地跳跃其间。油菜花开,一片片嫩黄层层叠叠。雪梨花放,纷纷扬扬染白了一坡绿草,粉墙黛瓦的山民古居黑白分明,错落有致地或依山、或傍水、或掩映在一片竹林里。采茶女的花衣若隐若现在茶丛间,农人的斗笠相映在一方方水田中,,,,,,,,,,,,小桥,流水,人家。古木,细草,茶亭。一派于世无争的安宁与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田园景色和历史文化水乳交融,朦胧中一帧恬静的水粉画,印象里一曲如歌的田园诗,令人疑入世外仙境,流连忘返。
这里是秋色深浓的婺源,远山似黛,近水如蓝。层林尽染的高岗上,枫叶炫目,红于二月花。成熟待收的稻田金浪翻滚,与火样红枫相映成辉,在墨绿的背景下,夕阳般格外绚烂,格外辉煌。红枫金谷以其最后的生命壮丽了婺源的风姿。
如此赏心悦目的色彩,如此动人的氛围与景致,美到极致处,竞让人失语,没有了词句可以直抒,聊以“最美的乡村”誉之罢了。
婺源——一个感知历史沧桑的地方,一个领悟生命色彩的地方,一个休憩与安谧心灵的地方......
- 湘西:乍现的那丝惊艳的春光 2009-7-10 13:22:45
- 常德:误入桃林深处 桃花源里桃花溪 2009-7-10 13:22:45
- 南丫岛:停下脚步听着海的声音 2009-7-6 9:40:01
- 台南小巷:无需隐私,左邻右舍的温馨 2009-7-6 9:40:01
- 刺激狂野!澳门,你是谁的伊莎贝拉 2009-7-6 9:40:0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