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游走神州 >> 正文
舌尖下的厦门
http://www.hnta.cn 2009-6-23 来源:大河报 点击:
    一般人认为食在广州,去厦门旅游我本来是没打算饱口福的。坦率地说,厦门酒楼里的大菜确实谈不上有什么特色,但厦门的小吃却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乡土味浓,让我这个外乡人过足了瘾。
  在去宾馆的出租车上,热情的司机就告诉我,要想领略厦门小吃的美味,“黄则和”是绝对不容错过的。我于是让司机把车开到了位于中山路的“黄则和”,“黄则和”始创于1945年,历经六十多年的洗礼,如今的“黄则和”已成为厦门仅存不多的“老字号”,拥有一批忠实的顾客。“黄则和”的招牌小吃是花生汤,看似简单的一碗花生汤煮法却十分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熬至花生仁烂透再盛入碗中。我要了一碗花生汤,配以韭菜盒、鲜肉包,甜鲜搭配,一顿早餐吃罢让人感觉舒爽惬意。
  面线糊也是厦门的一种特色小吃,我在鼓浪屿的街边小摊吃过一次。面线是用上等面粉制成,质地洁白纤细。所谓面线糊,便是将面线放入汤中煮成的糊,虽说是面线糊,但讲究的是糊而不乱。面线糊的精华在于汤,汤多以虾、牡蛎等海鲜为原料制成,因此面线糊风味极佳。摊主还根据个人口味在面线糊里放入猪肝、鸭血、猪大肠等辅料,吃起来鲜香爽滑,回味绵长。
  这次旅游我发现厦门人的生活节奏快,在公车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一边吃薄饼一边看报纸,大概这些上班族是无暇在店里吃早餐吧!厦门人把薄饼叫春饼,据说这种面皮包着各种作料的春饼在厦门颇负盛名,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干、虾仁、肉丁、海蛎、胡萝卜等,吃起来脆嫩甘美,醇鲜可口。
  厦门是一座秀丽的海港城市,我这次来厦门吃得最多的一种当地小吃当数海蛎煎。海蛎煎选用海蛎为原料,先将海蛎沥干水分,然后把海蛎、地瓜粉、盐、青蒜等拌成糊状,将其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淋上鸡蛋液即可起锅,吃时以蒜泥、沙茶酱为作料,香脆可口。
  在厦门五天,天天品味厦门的小吃,这丝毫不比在酒店大快朵颐逊色,有人说小吃是城市的名片,厦门的小吃成就了我舌尖下的盛宴。
作者:卢素玉(武汉)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