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前沿视点 >> 营销方略 >> 正文
“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品牌营销之路”
http://www.hnta.cn 2011-4-19 9:09:54 来源:大河报 点击:
    “好客山东”、“七彩云南”、“大美青海”以及“河南云台山” 都是近些年国内旅游成功营销的典范之作 

     核心提示
    4月14日上午,西安曲江惠宾宛宾馆会议厅,由国家旅游局、中央电视台主办,北京大学广告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CTR市场研究公司专家参与的中国旅游品牌营销研讨会隆重举行。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官员,全国主要旅游企业代表聆听了专家专题演讲,并参与了圆桌讨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品牌营销之路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好客山东”、“七彩云南”、“大美青海”以及“河南云台山”成为提及最多的名词,它们都是近些年国内旅游成功营销的典范之作。
    为何要开这个研讨会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散发出蓬勃生机,而旅游品牌如何塑造、宣传和培育是业内一直在实践中探讨的问题。经过10年的探索和发展,一些旅游局和景区在宣传推广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旅游品牌营销之路,打造出了诸如“好客山东”、“七彩云南”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旅游品牌,但更多的地方旅游品牌营销还处于苦苦找寻之中,在逐步完善和探索阶段。
    “借2011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的契机,借众多专家云集的时刻,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畅所欲言,让业内人士与品牌营销专家、媒体一起总结旅游品牌营销的成功经验,探讨未来旅游品牌宣传推广的方式,启发各方思考,促进交流,共同做好国内旅游大文章。这就是召开这个研讨会的初衷。”国家旅游局祝善忠副局长说。
   “今天下午的研讨会其实是旅游信息共享机制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总结教训、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的过程,共同迎接旅游发展黄金期的到来。”中央电视台赵普先生说。
    选择主流媒体很重要
   “要想成功把旅游品牌打造出来,选择主流的、权威的、传播力强的媒体很重要,传播的介质如今非常丰富,平面的、影视的、广播的、网络的,等等,都能够把旅游景区宣传出去,但要想走品牌营销之路,主流是第一重要的。”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先生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如今中国的旅游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但旅游消费的总体水平较低,国内旅游人均不足540元,城市人群也只有1000元,普遍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次上,需要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游客对品牌旅游的认知需要提高,旅游的品牌营销水平和创意也需要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在这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并已经占得了先机,以前制造的成功案例不少,为旅游企业带来了响当当的名气和丰厚的利益。但这只是刚刚起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还停留在相当低的层次上,各个城市、各个景区的旅游品牌营销之路还很长,今后应更多发力强势媒体、主流媒体,在主流媒体身上花心思,搞合作,寻找机遇。
   找准重点,瞄准特点
    各地各个景区的推介,想告诉大家的内容很多,但报纸的版面、电视的时长、网络的位置都十分有限,价格还高,如果不能找准重点,瞄准特点,景区的品牌营销压力将会非常大。在现代传播学上有这样一个原则,即简单就是力量,这个简单不是把事物说得简单,而是能够找准事物的重点和特点,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把传播的力度打出来。
    “河南云台山”在进行品牌营销过程中就找准了重点,瞄准了特点,不是简单展示自己的资源,而是照顾到了旅游者的体验,旅游者旅游后能够获得什么,将“峡谷奇观”用很生动、很形象、很简洁的方式,在电视、报纸、地铁站等大众传播的黄金平台上,始终如一地坚持展示,获得了成功。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前院长路盛章认为,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过程中,创意与表现至关重要,关键要找准景区推介的重点,瞄准特点,感受当地的温度与人情。确立中国旅游新形象,就是要让旅游者认知品牌,感受温度,触摸质感,增强体验。
    做让人耳熟 能详的品牌
    如今各地的旅游已经由景区营销向城市营销迈进,未来旅游的推广,打动大众,深入人心至关重要,就是要做耳熟能详的品牌。一般来讲爱旅行的人品牌意识很强,各地山水旅游资源必须与消费者情感世界打通,在这个通道中旅游品牌是最大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有效地把消费者从犹豫推向决策。
    北京大学广告学院陈刚院长认为,中国旅游正全面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全国95家5A景区、185家4A景区,以及其他众多的A级景区,消费者可选择性很强。山东旅游资源众多,但特色不鲜明,10年前,当“好客山东”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上时,人们开始觉得勉强,仅仅是山东旅游的一种简单的捆绑,只是找了一个好客的由头而已,却没有从中看到“好客山东”的品牌营销实践的力量。在现代传播学中,有一种成功叫做坚持,好客山东喊了10年,喊到了人们心里头,慢慢接受和融化,成为内心深处的东西,耳熟能详的品牌。
    再看“走遍四海,还是威海”,是另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威海旅游只是中国普通滨海旅游的一部分,相比大连,它不够时尚大气;相比青岛,它不够典型洋气,怎么把威海旅游的品牌打出去,策划者选择把威海旅游放在好客山东的最后面,用“走遍四海,还是威海”进行总结,恰当、贴切、自然,又方便记忆。
    切忌大而全的 营销模式
    在随后进行的圆桌论坛上,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普先生指出,旅游景区的品牌营销模式有很多种,不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千万不能采取大而全的营销模式,这样很容易形成散而乱的局面,让游客看不清楚在讲什么,只有小而精,这样才能专注,才能直达人心,让人记住。对于一个省、一个城市是这个道理,对于一个景区也是如此,要找准营销切入点,从这个点出发,大力宣传,大胆投入,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河北省旅游局吕力局长认为,品牌投入与游客增长总的来说是成正比的,不过这个投入是有技巧的,否则不仅不能成正比,不能有效促进游客的激增,反而会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达不到营销的目的。在开展营销之前,大家不仅要了解自己景区资源,还要学会分析市场,了解游客,找最抓人心的一点,展开营销。
作者:辛渐 通讯员: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