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营销与城市品牌
http://www.hnta.cn 2008-10-30 10:06:43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浙江记者站陈伟国通讯员陈晓旻崔莲蔚
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同时第一届宁波旅游节也安排在这期间举办。那么,面对如今林林总总的节庆,宁波为什么还要办这个旅游节?与一般的城市节庆和文化节庆相比较,宁波旅游节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和举办意义?
记者:如今各种各样的节庆已经很多了,为什么宁波还要举办宁波旅游节呢?请您谈下关于这次旅游节的概况好吗?
陈民宪:节庆从功能上分主要有城市节庆和文化节庆两大类,而相比传统的城市节庆和文化节庆,我们这次旅游节庆是兼具两者功能的节日,既具有城市形象的宣传和提升作用,又能让当地市民享受到文化大餐,推广城市文化。同时,我们还突出它的外源性和市场性,以游客为本、以体验为主,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境外游客,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以节促旅、以旅带商、以商富民”的目的。所以我们这次提出了“让百万游客、市民共享旅游盛宴”,“人人分享旅游发展成果”的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推进、行业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方式,把宁波打造成最佳旅游目的地。
那么,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办宁波旅游节呢?一是促进旅游产品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使宁波的游客结构和客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上海庞大的商务游客和境外游客将有更多的份额分流到宁波,周末、小节假日短程游客增多,乡村游、生态游、都市游成为卖点,大大促进了宁波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为了提前实现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对接,因为到时候将会有7000万游客,其中350万境外客源,这给宁波入境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突破的机会;三是这次的节庆时间为一个月,跟通常三、五天的节庆不同,我们希望这次旅游节真正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和持续性,放大市场效应,成为一个“黄金月”。
本届宁波旅游节总共设置了论坛、人文、展洽、体验、服务等5大版块的内容,活动总计达到了100多项。既有区域影响力和国际化层面的高端专业盛会,也有很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度强、雅俗共赏的大众互动活动。其中也有不少活动是针对旅游行业本身的,这对于我市的各旅游行业也是一次综合性的检验。此外,我们将就这次旅游节建立评估体系,请有关专家、专业部门、媒体等参与,对市场、游客、城市的影响等不同角度进行综合测评,以待下次进一步提高。记者:说到节日,当代著名的阐释学家伽答默尔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节日”对于人的重要在于人为自身的自主生活创造了合理的借口。您怎么理解当代都市生活中产生一个旅游节的意义?陈民宪:任何一个成功的、可以深入人心的、能持续发展的节日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对于旅游节庆,我们同样要强调它的本质和内涵,还原节日的本源。现在的都市生活更加紧张和具有竞争性,休闲已经成为一种调整身心、提高生命质量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有很多假日,但是有休息日并不代表就会休闲。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休闲,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休闲。所以对于市民来说,举办这样一个旅游节其实是为了引导他们如何休闲和度假,如何放松和去哪儿玩、怎么玩。
现在的旅游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是以各种独特体验为主导的休闲和度假。所以我们这次有“阿拉宁波非常风情体验游”、“市民旅游日”等活动,强调参与性。同时还将在天一广场开展“绿游天下”公民行动,通过万人签名形式向全社会倡导生态、环保的旅游理念和旅行方式,让旅游节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和充实,也更深入人心。记者:成功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志是营造竞争优势,营造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旅游发展与规划关注的焦点,那么这次旅游节论坛提出“同城时代”长三角城市旅游的概念是不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陈民宪:长三角城市旅游的共识来自于一个国家战略、一个世博会和同城时代的到来。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8月6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使10多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把发展重点从“先进制造业”转变为“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政策重大转向,今后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将使长三角区域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旅游业作为实现区域联合的优势产业,可望先行发展。这给我们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宁波和长三角各城市一样,要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给旅游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如果说前几年16个城市提出的长三角无障碍旅游主要是针对国内旅游市场而言,那么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特别是2010世博会的即将来临,长三角旅游如何针对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是摆在长三角各城市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命题:怎样以旅游国际化推动长三角旅游的一体化。其次,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舟山连岛大桥等一系列区域性大桥的建成,以及一批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3小时旅游圈,说明同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预示着我们长三角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虽然,对于长三角来说,城市之间的旅游具有差异性,但是面对国际市场,长三角城市却有着同质性。经济繁荣、城市文明、生态和美、宜居宜游是长三角的主要特色。所以我们要吹响长三角旅游“集结号”,将城市间营销上升为区域间整体营销,打好长三角品牌,培育世界级旅游品牌。同城时代呼唤同城营销,同城营销要有国际视野。我们要以文化融合为纽带,向世界展示长三角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鲜明文化形象。记者:从本质上来说,旅游节庆自身就是个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而言,建树品牌才能脱颖而出。那么宁波旅游节怎么进行品牌营销呢?陈民宪:当今世界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于市场来说是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制胜的金钥匙。从以往宁波的实践来看,强调了城市推广,弱化了品牌营销,而国际上的一个新概念是树立品牌,从城市营销到品牌营销,是国际旅游业竞争激烈到短兵相接程度的一个反映,也是旅游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一个体现。
营销城市旅游品牌,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的一种“形神合一”的美化,是对城市旅游产品信息综合优化。这就需要对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提炼和整合,只有独特的城市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宁波的地域人文特征是“大海、大港、大桥、大湖、大佛”。上半年,紧紧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的历史性机遇,我们重拳出击“大桥之旅”,使“大桥”旅游品牌初步凸现。
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是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我们要深度挖掘宁波丰富的历史,推出更具有国际化和开放度的“亮点”,所以这次我们推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与城市国际化”的旅游文化名家论坛,对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进一步梳理、整合,以打出既有地域特色文化又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概念。
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同时第一届宁波旅游节也安排在这期间举办。那么,面对如今林林总总的节庆,宁波为什么还要办这个旅游节?与一般的城市节庆和文化节庆相比较,宁波旅游节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和举办意义?
记者:如今各种各样的节庆已经很多了,为什么宁波还要举办宁波旅游节呢?请您谈下关于这次旅游节的概况好吗?
陈民宪:节庆从功能上分主要有城市节庆和文化节庆两大类,而相比传统的城市节庆和文化节庆,我们这次旅游节庆是兼具两者功能的节日,既具有城市形象的宣传和提升作用,又能让当地市民享受到文化大餐,推广城市文化。同时,我们还突出它的外源性和市场性,以游客为本、以体验为主,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境外游客,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以节促旅、以旅带商、以商富民”的目的。所以我们这次提出了“让百万游客、市民共享旅游盛宴”,“人人分享旅游发展成果”的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推进、行业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方式,把宁波打造成最佳旅游目的地。
那么,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办宁波旅游节呢?一是促进旅游产品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使宁波的游客结构和客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上海庞大的商务游客和境外游客将有更多的份额分流到宁波,周末、小节假日短程游客增多,乡村游、生态游、都市游成为卖点,大大促进了宁波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为了提前实现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对接,因为到时候将会有7000万游客,其中350万境外客源,这给宁波入境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突破的机会;三是这次的节庆时间为一个月,跟通常三、五天的节庆不同,我们希望这次旅游节真正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和持续性,放大市场效应,成为一个“黄金月”。
本届宁波旅游节总共设置了论坛、人文、展洽、体验、服务等5大版块的内容,活动总计达到了100多项。既有区域影响力和国际化层面的高端专业盛会,也有很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度强、雅俗共赏的大众互动活动。其中也有不少活动是针对旅游行业本身的,这对于我市的各旅游行业也是一次综合性的检验。此外,我们将就这次旅游节建立评估体系,请有关专家、专业部门、媒体等参与,对市场、游客、城市的影响等不同角度进行综合测评,以待下次进一步提高。记者:说到节日,当代著名的阐释学家伽答默尔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节日”对于人的重要在于人为自身的自主生活创造了合理的借口。您怎么理解当代都市生活中产生一个旅游节的意义?陈民宪:任何一个成功的、可以深入人心的、能持续发展的节日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对于旅游节庆,我们同样要强调它的本质和内涵,还原节日的本源。现在的都市生活更加紧张和具有竞争性,休闲已经成为一种调整身心、提高生命质量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有很多假日,但是有休息日并不代表就会休闲。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休闲,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休闲。所以对于市民来说,举办这样一个旅游节其实是为了引导他们如何休闲和度假,如何放松和去哪儿玩、怎么玩。
现在的旅游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是以各种独特体验为主导的休闲和度假。所以我们这次有“阿拉宁波非常风情体验游”、“市民旅游日”等活动,强调参与性。同时还将在天一广场开展“绿游天下”公民行动,通过万人签名形式向全社会倡导生态、环保的旅游理念和旅行方式,让旅游节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和充实,也更深入人心。记者:成功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志是营造竞争优势,营造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旅游发展与规划关注的焦点,那么这次旅游节论坛提出“同城时代”长三角城市旅游的概念是不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陈民宪:长三角城市旅游的共识来自于一个国家战略、一个世博会和同城时代的到来。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8月6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使10多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把发展重点从“先进制造业”转变为“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政策重大转向,今后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将使长三角区域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旅游业作为实现区域联合的优势产业,可望先行发展。这给我们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宁波和长三角各城市一样,要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给旅游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如果说前几年16个城市提出的长三角无障碍旅游主要是针对国内旅游市场而言,那么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特别是2010世博会的即将来临,长三角旅游如何针对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是摆在长三角各城市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命题:怎样以旅游国际化推动长三角旅游的一体化。其次,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舟山连岛大桥等一系列区域性大桥的建成,以及一批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3小时旅游圈,说明同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预示着我们长三角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虽然,对于长三角来说,城市之间的旅游具有差异性,但是面对国际市场,长三角城市却有着同质性。经济繁荣、城市文明、生态和美、宜居宜游是长三角的主要特色。所以我们要吹响长三角旅游“集结号”,将城市间营销上升为区域间整体营销,打好长三角品牌,培育世界级旅游品牌。同城时代呼唤同城营销,同城营销要有国际视野。我们要以文化融合为纽带,向世界展示长三角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鲜明文化形象。记者:从本质上来说,旅游节庆自身就是个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而言,建树品牌才能脱颖而出。那么宁波旅游节怎么进行品牌营销呢?陈民宪:当今世界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于市场来说是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制胜的金钥匙。从以往宁波的实践来看,强调了城市推广,弱化了品牌营销,而国际上的一个新概念是树立品牌,从城市营销到品牌营销,是国际旅游业竞争激烈到短兵相接程度的一个反映,也是旅游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一个体现。
营销城市旅游品牌,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的一种“形神合一”的美化,是对城市旅游产品信息综合优化。这就需要对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提炼和整合,只有独特的城市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宁波的地域人文特征是“大海、大港、大桥、大湖、大佛”。上半年,紧紧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的历史性机遇,我们重拳出击“大桥之旅”,使“大桥”旅游品牌初步凸现。
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是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我们要深度挖掘宁波丰富的历史,推出更具有国际化和开放度的“亮点”,所以这次我们推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与城市国际化”的旅游文化名家论坛,对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进一步梳理、整合,以打出既有地域特色文化又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概念。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酉阳桃花源启动文化提升工程 2012-3-27 9:23:40
- 解开深圳华侨城的成功密码 2012-3-19 9:50:31
- 海南旅游特产带动旅游发展 2012-3-12 9:48:10
- 宁夏加大力度拓展入境游市场 2012-3-5 9:05:58
- 福建旅游市场营销蓄势发力 2012-2-27 9:45:1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