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休闲一角 >> 正文
河南南阳独特的端午习俗与传说
http://www.hnta.cn 2009-5-27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地处汉水、淮河流域的南阳盆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时代,楚国在此设宛邑;战国时期,秦灭楚而建郡。在今南阳西100公里,有一处古迹叫屈原岗,是当年屈原“扣马进谏”阻止楚怀王西去秦国接收割地骗局的地方。南阳人敬先贤,仰英灵,即使在平时,也常有人到此凭吊屈原,若逢端午节,更为城乡百姓传统观念中的圣洁仪事。

    “蝉翼为重呵,千钧为轻,国民遭难呵,我枉有廉贞。”这久传不衰的名句,铭刻在代代南阳人的心坎上。屈大夫忠心报国,却遭馋言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他听到楚国被秦国灭亡的消息时,悲忧交加,投汩罗江自尽,以死来证明其矢志报国的忠贞之志。屈原作为中华民族爱国先驱的代表人物,南阳人敬仰他是弘扬一种民族气节、爱国情怀。西起伏牛山麓,东到桐柏山下,南起新野平川,北到鲁山脚下,方圆数百里,上下几千年,逐渐形成了南阳人的端午习俗。

    佩戴香囊。香囊,南阳人又叫它香布袋,它是端午节南阳民间敬屈原的一种特色饰物,狗、猫等小动物及三角、菱形等几何造型,做工精美的香囊异彩纷呈。既散发着群体文化的泥土芳香,又展示着南阳人的艺术造诣。香囊内装有苍术、白芷、辛荑、排香草等中药配制的香料,佩戴它有祛风、理气、止痛、通窍之功效,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对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对孩童具有防病健体之功效,亦寄托着大人祈求屈大夫保孩童一年平安之企盼。

    绑戴五色线。五色线与香囊并用。五色线喻指龙筯。因为是龙伤害了屈太夫的尸身,老百姓就把它的筯抽了,缠在孩童们的手腕上、脖子上,让那些害人的家伙,不敢再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贞洁的孩童们。

    门头插艾。五月南风添新柳,家家柴扉插青苗。这青苗就是艾(蒿)。艾不仅有驱虫的功效,在南阳人的心理内涵中,还有避邪消灾的寄托。传说唐朝末,黄巢义军兵临南阳新野城,黄巢路遇逃难农妇,告诉她决不伤害穷苦百姓,并相约门前插艾为号。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插艾农家果然躲过灾难,从此留下了“有艾不杀”的佳话。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