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死与洛阳重生
http://www.hnta.cn 2011-3-22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曹操是临终前几个月来的洛阳,当时汉魏城已经荒废了30年。曹操在废墟上流连徘徊,下令盖两处房屋:北部尉廨,建始殿。北部尉廨的位置无法确定,但约略在金村左近;而建始殿就在金村南边。站在金村南望,如今开阔平整的庄稼地,即数代皇宫遗址,老百姓称为“金銮殿”的土台,已证实为皇宫正殿太极殿,按照“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著的《千年阅一城》的图示,建始殿就在那高台的西侧。
曹操这次回洛阳的时间,是公元219年十月,此时他已65岁,英雄垂垂老矣,加上诸事不顺,这位暮年的“烈士”,这位曾风光无限的巨星大腕,此时此刻,内心应该十分悲凉。
那一年,曹操真的很不顺。三月份,刘备攻打汉中,黄忠在定军山力斩夏侯渊,曹操闻讯率军支援,刘备却凭险坚守不战,曹操无可奈何,随口说出“鸡肋”口令,不久退回长安。八月份,关羽水淹七军,擒获于禁,围攻樊城,并分兵联系地方豪强,一时中原骚动,关羽“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下令将汉献帝迁离许都。
自赤壁大战后,原本四处寄人篱下的刘备,借荆州、占益州,逐渐羽翼丰满,坐稳西南,与江东孙权各霸一方,成为难轻易剪除的力量。放眼天下,鼎足而立之势已成,一统天下的梦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恐怕已难以实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已至暮年,却壮志难酬,即令英雄如曹操,内心也会升腾起浓浓的无奈和悲凉。
他没有率军直奔襄阳、樊城前线,也没有前往许都加强防守,而是停留在了洛阳——三十年前被董卓一把大火烧成废墟的洛阳。站在百年帝都的高度,迫在眉睫的关羽大军,似乎已不很重要。
故地重游,曹操下令重建北部尉廨,兴修建始殿。这两项活儿就绪,他派遣徐晃南下攻击关羽,不久自己也麾军南下,不过只走了百十公里,驻军摩陂(今郏县东南),展示实力,遥助徐晃声威。没多久,徐晃击败关羽,而孙权从背后下手,偷袭荆州,关羽两面受敌,一败涂地。
曹操旋即再返洛阳,继续搞他的“房地产项目”,直至去世。曹操在人生最后的时光,为何如此眷恋洛阳?天下一团乱麻,如何抽丝剥茧,理出头绪?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曹操与洛阳:一生缘分
曹操与洛阳,可说是一生的缘分。按照古代的说法,曹操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人;按现在的标准,曹操似乎应该算是洛阳人,亳州算是他的原籍。
曹操童年生活史籍记载不详,最有名的故事是他给他叔设的一个局:曹操少年时代放荡不羁,玩得很过火,他叔看不惯,老向他父亲曹嵩告状。一次在路上遇到叔叔,曹操做口歪眼斜状,叔叔“怪而问其故”,曹操说是突然中了恶风。叔叔自然着急,匆匆去告诉曹嵩。曹嵩大吃一惊,赶忙找来曹操,却看到他“口貌如故”,因此问道:“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曹操说:“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此事过后,“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即曹操)于是益得肆意矣。”
从这个故事透露的信息看,曹操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的,也就是说,他是在洛阳长大的,因为曹嵩长期在洛阳工作。曹嵩的养父曹腾是大太监,在宫中30多年,历事四帝,官至中常侍大长秋,负责管理长秋宫(皇后所居之地),封费亭侯;曹嵩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后来官至太尉,成为“三公”级别的最高官员。曹操幼年时期,曹嵩已是司隶校尉,这是督察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职权很重,号称“卧虎”。曹操跟他一起生活,应是自幼生长在洛阳。
此外还有一些故事,可以旁证曹操青少年时代长期居住在洛阳。据说他与袁绍、张邈是玩伴,曾一起闹人家洞房,逃跑时,袁绍被卡在缝隙处,喊曹操救他,曹操指着他大喊:“贼在这里!”袁绍一着急,“噌”就出来了。
据说因为“游荡无度”,人们都不看好曹操,而当时以“知人”著称的桥玄、何颙、许劭等人,却看到了这位年轻人放荡不羁的表象下潜藏的志向和能量,何颙评价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则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桥玄、何颙、许劭、袁绍、张邈来自四面八方,曹操与他们的交往,不会是在亳州,而是在帝都洛阳。在洛阳结识的人脉,对曹操后来的成功大有裨益。
俗话说得好,调皮的小子是好的,调皮的丫头是巧的,小时候“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曹操,20来岁时就展现出不同凡响的一面。
20岁的时候,曹操被推举为孝廉,不久出任洛阳北部尉,相当于洛阳北区(今金村一带)公安分局局长。北区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聚居区,路上随便一个骑马的,爸爸都比李刚官大。那时候,吏治腐败,权贵横行,豪门不法,社会秩序行将崩溃。曹操出身豪门,但深知“安天下”必须抑制既得利益者。“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一到任即申明法令,整顿四门,在他的北部尉廨(办公楼)大门左右各悬五色大棒十余根,对于违反禁令的,“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数月后,大宦官蹇硕的叔父犯禁夜行,曹操毫不手软,当即棒杀。此举效果卓著,一时“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此后,曹操辗转各地任职,参与镇压黄巾军。董卓入洛阳时,36岁的他已是中高级将领。他拒绝董卓拉拢,逃出洛阳,“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于是关东英雄并起。董卓闻讯,将汉献帝和洛阳民众迁往长安,放火焚烧洛阳宫室。曹操亲历那场浩劫,他的诗慷慨悲凉,气韵沉雄,正是这种经历带来的心灵回响。
这次回洛阳,曹操重建北部尉廨,“令过于旧”,这是暮年的曹操对自己仕途起点的回顾和肯定,也是在表达内心珍藏的对洛阳的怀念。但更重要的显然是另一座建筑——建始殿,在旧废墟上建一座新宫殿,并以“建始”名之,这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他在为一个新的洛阳奠基,也在为一个新王朝奠基,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洛阳的地望,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作者:姚伟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明代赵妃陵墓曾为庵堂二百余年 2011-3-17 8:52:14
- 河南值得回味的老建筑 2011-3-4 9:10:39
- 一顾英宗,没成想顾了个神经病 2011-2-14 8:43:32
- “国师”创建千年古寺 2011-1-10 8:56:34
- 洹河故道上的“河南赵州桥” 2011-1-6 8:42:2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