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盖世英雄双枪将
http://www.hnta.cn 2010-9-8 来源:大河报 点击:


  铁枪寺清末被毁,如今的铁枪寺是上世纪8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的,只有主殿一间,左右厢房各二及后殿一间,里面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等民间俗信神,王彦章画像和铁枪,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门口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刘营遗址”石碑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历过一段纷繁的历史。

  铁枪寺正殿门口,还有两通石碑,一通是清乾隆年间立的重修《铁枪寺王太师画像记碑》,上面的字已模糊不清,另一通是1987年当地政府立的重修《铁枪寺王太师画像记碑》,碑文中提到的王太师,就是王彦章。

  王彦章,字贤明,唐末山东郓州人。据秦腔和明清笔记小说记载,王彦章年轻时曾当过水贼,罗贯中在他的另一本演绎小说《残唐五代演义传》中活灵活现描述了王彦章的水贼生涯,但根据《五代史》的记载,王彦章“少时从军”,并没有王彦章做水贼的经历,这或许是民间传说的成分大些。

  王彦章或许生来就是为了在战场上出人头地,据《五代史补》记载:朱温招募士兵时,王彦章来投军,当时还有几百人一起应征。王彦章自告奋勇要求当队长。人们一下子炸了锅,嚷道:“彦章何人,一旦自草野中出,便欲居我辈之上,是不自量之甚也!”

  王彦章一听,走到众人面前说:“我天生的一身英雄气概,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我,所以才自告奋勇做你们的领导,好带你们杀敌立功,没想到你们还不领情。哥儿们今天让诸位开开眼。”说完,王彦章脱掉鞋子,光着脚在一堆蒺藜上来回走了三五趟。“众初以为戏,既而彦章果然,众皆失色,无敢效之者。”

  朱温听说了这个事,对这个光脚丫子的山东大汉另眼相看,“遽擢用之”。


  一颗忠心在后梁

  一段唐末史,五季血腥录。

  曾经繁华如锦绣般的大唐帝国,在战乱中逐渐化为飞烟。曾经是黄巢部下的朱温背叛黄巢,投靠唐朝廷,被封为汴州(今开封)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围剿黄巢。

  黄巢败亡后,朱温先后与李克用、秦宗权为争夺领地大打出手。王彦章随朱温转战各地,屡立战功,职务也随之不断升迁,并被任命为率领侍卫亲军的长官。

  据《五代史》记载,王彦章作战非常骁勇。王彦章使用的兵器是两条铁枪,各有一百斤重,作战时,一条挂在马鞍上,一条握在手里,“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由于战功卓著,梁末帝朱友贞继位后,王彦章先后被封为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刺史、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还被封为开国伯。

  作为武将,王彦章没读过多少书,但并不代表他就是五代时期那种以打仗杀人为乐、不懂事理的大老粗。

  公元915年,后梁魏博(今河北大名一带)节度使杨师厚病死,朱友贞想玩一招“削藩”,解除藩镇势力对朝廷的威胁,就将魏博一分为二,但随后魏博发生兵变。此时,李存勖为了夺取魏博,派出奇兵,趁夜夺取了澶州,王彦章家人全部成为俘虏。

  英雄相惜,李存勖非常看重王彦章,很优待王彦章家人,并派人秘密去见王彦章,劝其归降。

  在那个叛主如同换衣服一样平常的年代,不仅藩镇将领“朝秦暮楚”,就连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也是降唐又叛唐,但王彦章保持了一代名将应有的气节,留下了一句传世名言:“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大丈夫怎肯负人恩德?”以表明对后梁帝国的忠诚,并将使者杀死,以绝李存勖招降的念头。李存勖见劝降无用,将王彦章家人杀死。

作者:朱金中 文图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