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炼真宫——公主修真地
http://www.hnta.cn 2010-8-18 来源:大河报 点击:

    这幅壁画是南阳画家王子光复制的山西芮城永乐宫著名元代壁画《百神朝元图》,描绘的是各路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盛况。

 


  炼真宫中潜心修行的道姑 


    明代后,方城炼真宫又有几次毁与修。几番兴衰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炼真宫内保存下来的古建,只有三清殿15间、广圣殿3间、玉皇殿9间、斗姆阁两层6间、仙人洞1间、客房9间,均为清代单檐歇山式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炼真宫先后被县城多个单位占用,道教活动停止,其城墙、碑林、玉皇殿等在“文化大革命”时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甚为可惜。
    据方城作者苏玉熙描述上世纪60年代炼真宫的景象:“豁豁垭垭的土城墙上长满了荆棘和野草,高大的梧桐树上垒满了老鸹窝。院内有十几间破败的瓦房,房顶上的瓦松中散落着兽头和烂瓦。瓦房好像被什么单位占用,间或有胸前别几支钢笔的人在院内溜达。”
    破败、荒凉、寂静、清虚和似有若无的神秘,构成了苏玉熙少年时代对炼真宫的印象。
    如今的炼真宫,大气:两座二柱单楹石牌坊耸立在山门两侧,宫内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中轴线上,灵官殿、祖师殿、三清殿、天爷殿、斗姆阁拔地而起。钟楼北边为洞阳观,鼓楼北边为碧霞庄。所有的佛像皆为金装。
    除了大气,炼真宫还很秀气。我注意到,全院皆是修剪整齐的花木,据说是方城最好的一个花工“为菩萨打义务工”干的活。炼真宫山门内侧的木雕,精美至极,据说也是方城最好的工匠手艺。
    大气和秀气的炼真宫,还充溢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这种气息,是宫观中十四个女道士带来的,她们多半比较年轻,有几位还受过高等教育,言谈举止秀逸脱俗。有一年轻道姑,戴眼镜,很文秀,看殿时盘坐诵经,我伸手去拿经书,想看看是什么,马上被她制止:“要斋戒才能看经。”
    看守地藏殿的道姑,已生白发,面目仍能看出年轻时的姣好。问其法号,笑而不语。“为何出家?”“这是公主修真的地方,出家好。”
    道姑们有的习字,炼真宫几乎所有对联都是她们撰写。 道姑们有的练习琴瑟笙笛,因为道观内有个经乐团。无论习字还是习乐器,她们说,都是修行的一种方式。
    除了例行的早晚课,有天傍晚记者在仙人洞内看到一着黑衣一着白衣的道姑在磕头,她们俯跪于拜垫上,头磕在一个小小石枕上,不断地磕,这也是修炼的一种方式。
    日已暮,从仙人洞敞开着的双扇洞门中,我远远看见黑白两件道袍,虔敬的背脊弯成一条浑圆的曲线。

作者:盛夏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