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249年,秦孝文王死,太子子楚在客卿吕不韦支持下即位,这就是秦庄襄王。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主持军政;并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封国河南。河南包括河南县和洛阳县。二县地处伊洛平原腹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有纳税民户十万家约二十万口人。吕不韦凭着相国的政治地位和河南、洛阳二县的经济基础,在洛阳城大建宫室,广招门客,为其效力者达二、三千人。
吕不韦声势显赫,如同诸侯国君。秦庄襄王在位期间,吕不韦指挥秦军灭东周,兵临韩都新郑、魏都大梁,控制了中原腹地。公元前246年,吕不韦与太后合谋,毒死秦庄襄王,立太子赢政为王。
秦王赢政年幼,尊吕不韦为“尚父”,秦国内政、外交都取决于吕不韦。期间,吕不韦连续发兵东进,秦的领土不断向东延伸。特别经历了信陵君五国合纵抗秦的考验之后,秦灭六国的形势已经形成,正当吕不韦踌躇满志的时候,公元前238年,秦王赢政亲政,以政治家的胆略,镇压了嫽毒之乱。吕不韦阴谋败露,被免去相国之职,回到封国河南,归居洛阳。
吕不韦虽然回洛阳为平民,由于他在七国中的声望,到洛阳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日夜门庭若市。消息传到咸阳,秦王政感到不安。为根除隐患,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下令吕不韦举家迁往四川。吕不韦不堪遭受侮辱,遂饮毒酒而死。消息还未传到咸阳,门客悄悄地把他的尸体葬在洛阳北邙(在今偃师首阳山镇大冢头村)。秦王政闻信大怒,严厉打击吕不韦党羽。数千门客有的被革职,有的被流放,吕不韦的封地也被没收,划归三川郡,一部分属河南县,一部分属洛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