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春秋时一场“包藏祸心”的和亲
http://www.hnta.cn 2009-7-17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春秋时的郑国(都城在今新郑市)就综合国力而言,虽不算弱,但也称不上强,大约可以划入“第二世界”,故而时常会受到超级大国的欺负,南方的一霸楚国就隔三差五地跑到郑国没事找事折腾一番,弄得郑国整日担惊受怕,苦不堪言。
  为换取和平宁静生活,郑国没少费心思,和亲就是其中一招。这种以婚姻换和平的方式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客观效果良好,因此郑简公决定一试。这次跨国婚姻是标准的门当户对,新娘是郑国贵族公孙段的女儿,新郎是楚康王的弟弟、后来的楚灵王公子围,当下身份是楚国的二号人物令尹。
  公元前541年,公子围对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说白了就是前来娶亲。常人娶媳妇都是吹吹打打抬着大花轿,气氛欢快喜庆,可这位楚国公子却另类得很,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娶媳妇带来了一队兵强马壮的大兵,也许只是单纯显摆武力,或是真的别有用心,反正这一不合情理的举动把原本温馨的气氛搅得极不和谐,也把原本神经就紧张的郑国弄得更加疑神疑鬼。
  郑国执政大夫子产根据丰富的政治经验,判定公子围带兵迎亲动机不纯,当机立断决定将其拒之门外。当然,没有确凿依据不能硬来,对这种强横的超级大国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于是,派出“外长”子羽前往公子围营中周旋:“请阁下见谅,敝国京城地方狭小,容纳不下如此众多的随从,城外开阔敞亮,不如就在城外找个地方把迎亲仪式办了吧。”
  这哪里是对待女婿的态度,分明是蔑视带糊弄嘛,公子围听了郑国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心里十二分的不爽,但他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古训,只好强压住一肚子火,命太宰伯州犁转告子羽:“敝国极为看重这次迎亲,令尹出发前摆设了祭筵,并专程到宗庙中进行了祭告。如果按贵国安排在野外举行迎亲仪式,对贵国来说,这不是把贵君的恩赐抛到草丛里去了?而对敝国来说,我们就是欺骗先君,不配再当大臣,也就无法向敝国国君复命了。这件事,务请大人再慎重考虑一下。”
  子羽到底是外交老手,软的硬的一概大拿,见对方仍然磨磨唧唧不肯言弃,干脆把话挑明了:“我们郑国虽小,但国小并没有罪过,倒是依赖大国那才是罪过。我们本想通过联姻求得安宁,谁知楚国包藏祸心另有所图,打我们郑国的歪主意,难道不是这样吗?”这番软中带硬的辞令似乎戳中了对方命门,伯州犁顿时哑口无言。成语“包藏祸心”就是从这次对话中来的。
  公子围一看郑国早有戒备,知道搂草打兔子的美事难以实现,但美人不能不要,于是承诺不带任何兵器进城娶媳妇。既然这样,郑国也友情为重,兑现婚约,答应放人进城迎亲,这桩政治联姻在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折后终于画上句号。
作者:许禾钢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