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与郑州大庄、董寨
http://www.hnta.cn 2009-4-2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大庄是郑州市中原区须水乡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郑上路北侧。
董寨是郑州市中原区中原乡管辖的一个都市村庄,位于桐柏路与西站路交叉口的西北角。
两个不搭界的村庄,历史上却因宋太祖赵匡胤而有了渊源。
据传,大庄原名董大庄,其原址在现村的西面约1公里处。从前,有一名叫董大的灾民从外乡逃难到此落户,天长日久,子孙繁衍,加上郭姓迁入,逐渐形成村庄,起村名叫“董大庄”。
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战祸连年,民不聊生,天下英雄遂揭竿而起。董大后裔董龙、董虎、董千金三兄妹,占据郑州西郊小京水附近劫富济贫。一天,赵匡胤、郑子明路过此处,与董氏兄弟发生冲突。二董不敌败北,赵、郑二人穷追不舍。追途中,忽听附近林子一声炮响,杀出女将董千金。兄妹联手,复将赵、郑二人杀得人仰马翻,仓皇逃命。公元960年,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董氏三兄妹闻讯大惊,为了避祸,遂将家丁分散,各奔东西。
董大庄的郭姓村民怕受株连,遂将住处往东迁了1公里,改村名为“东大庄”。后来,人们去掉“东”字,简称“大庄”。明朝初年,几户刘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大庄西隅,初起名“西刘村”,与大庄同归荥阳管辖。随着人口增加,两村逐渐融为一体,遂并村对外统称“大庄”。1953年划归郑州市郊委管辖,1987年划归中原区。
再说董虎带领家眷和亲丁,逃至今日董寨处,在四周筑起高高寨墙,以防不测。因寨主姓董,又有高大寨墙,周边人遂称此村为“董寨”。
董寨是郑州市中原区中原乡管辖的一个都市村庄,位于桐柏路与西站路交叉口的西北角。
两个不搭界的村庄,历史上却因宋太祖赵匡胤而有了渊源。
据传,大庄原名董大庄,其原址在现村的西面约1公里处。从前,有一名叫董大的灾民从外乡逃难到此落户,天长日久,子孙繁衍,加上郭姓迁入,逐渐形成村庄,起村名叫“董大庄”。
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战祸连年,民不聊生,天下英雄遂揭竿而起。董大后裔董龙、董虎、董千金三兄妹,占据郑州西郊小京水附近劫富济贫。一天,赵匡胤、郑子明路过此处,与董氏兄弟发生冲突。二董不敌败北,赵、郑二人穷追不舍。追途中,忽听附近林子一声炮响,杀出女将董千金。兄妹联手,复将赵、郑二人杀得人仰马翻,仓皇逃命。公元960年,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董氏三兄妹闻讯大惊,为了避祸,遂将家丁分散,各奔东西。
董大庄的郭姓村民怕受株连,遂将住处往东迁了1公里,改村名为“东大庄”。后来,人们去掉“东”字,简称“大庄”。明朝初年,几户刘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大庄西隅,初起名“西刘村”,与大庄同归荥阳管辖。随着人口增加,两村逐渐融为一体,遂并村对外统称“大庄”。1953年划归郑州市郊委管辖,1987年划归中原区。
再说董虎带领家眷和亲丁,逃至今日董寨处,在四周筑起高高寨墙,以防不测。因寨主姓董,又有高大寨墙,周边人遂称此村为“董寨”。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司马迁夷门采风信陵君青史扬名 2009-3-30 9:09:28
- 普通小楼大有来头 2009-3-26 10:35:05
- 不知所终的宋朝“宫廷娘子军” 2009-3-19 9:53:07
- 京水村里说京水 2009-3-18 13:44:56
- 宋太祖赵匡胤创殿试制度 2009-3-16 15:06:3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