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济源:“全域旅游”的非常之“道”
http://www.hnta.cn 2015/1/27 10:56:55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1月20日至1月21日,济源市召开“全域旅游”发展座谈会,来自国内知名专家喜聚愚公故里,共商济源旅游发展大计,共谋“全域旅游”突破之路。座谈会通过“访道”、“论道”、“问道”三个环节,诠释了“全域旅游”的非常之“道”。
专家提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济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全域旅游”发展引领“全域济源”发展战略恰逢其时、切实可行。
“访道”济源山水品读“全域旅游”
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把整个市域作为旅游景区来打造,把整座城市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形成观光、休闲、度假兼备的旅游产品体系——济源市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引发了国内专家的关注。
1月20日,沐浴着冬日暖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辉,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郑泰森、洛阳市旅发委副主任孙小峰等分别走进济源城市展览馆、沁河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及五龙口、王屋山、黄河三峡、小浪底、济渎庙等景区,“访道”济源山水、品读“全域旅游”。
“道”以文化的方式滋养着这方水土。王屋山壮美如画,作为我国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其文化广博深邃,灿烂辉煌。从轩辕黄帝在王屋山设坛祭天开始,就有老子、列子、司马承祯、李白等人到王屋山问道、著说。在阳台宫,戴学锋、张辉等抚摸着石柱上雕刻的盘龙丹凤,花草禽兽,不住赞叹“不虚此行”。五龙口猕猴嬉戏,黄河三峡高峡出平湖,济渎庙恢弘大气,大峪东沟冰瀑垂悬,农家院里饭菜飘香,让专家不忍归去。
“论道”全域旅游开启“思想盛宴”
国内旅游界知名专家论道“全域旅游”,为济源带来了一场全新的“思想盛宴”。
“我们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济源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座谈会上,济源市市长王宇燕开门见山地说。
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的形势下,济源市提出了发展“全域旅游”,顺大势、符合实际,非常必要。省旅游局局长张凤有说,“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应从城乡一体、构建开放式旅游空间;整合资源、打造全局化旅游资源;以市场导向、培育多样化旅游产品,品牌带动、塑造“全域旅游”形象等方面做好文章。
戴学锋说,中国旅游业目前进入了全民旅游时代,建议通过创建5A级景区,完善旅游服务链条,带动旅游业的全域发展。
“推动城市、产业、旅游三者的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就找到了破解的路径。”张辉说。
郑泰森、孙小峰及同程网首席运营官吴剑、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等,也围绕如何发展“全域旅游”,分别从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用创新思维解决旅游发展资金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问道”发展瓶颈谋求发展转型
在全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如何发展?文旅如何互为融合?在“问道”环节,五龙口、黄河三峡等旅游企业及相关镇办负责人争相发言,请教专家出谋划策、把脉问诊。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因愚公移山故事而扬名。丰富的历史文化如何成为吸引游客的‘法宝’?”五龙口镇政府代表提问。
孙小峰和吴剑都表示,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文化形成产品,通过让游客体验、参与,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才能做到“文旅融合”。
谈到如何依托景区资源,实现“旅游富民”的问题,与会专家认为,带动景区周边的旅游发展,必须将游客的需求和农业经济结合起来。特色农家乐、薰衣草庄园即使“养在深闺”也会吸引大批游客。开发冬凌茶、土馍等土特产,打造天坛砚、王屋宝照等旅游纪念品,会大大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济源将会借助这次研讨会的契机,按照‘一心两带五区’的总体布局,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济源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济源市市长王宇燕充满信心。
这,正是济源“全域旅游”的非常之“道”。
专家提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济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全域旅游”发展引领“全域济源”发展战略恰逢其时、切实可行。
“访道”济源山水品读“全域旅游”
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把整个市域作为旅游景区来打造,把整座城市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形成观光、休闲、度假兼备的旅游产品体系——济源市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引发了国内专家的关注。
1月20日,沐浴着冬日暖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辉,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郑泰森、洛阳市旅发委副主任孙小峰等分别走进济源城市展览馆、沁河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及五龙口、王屋山、黄河三峡、小浪底、济渎庙等景区,“访道”济源山水、品读“全域旅游”。
“道”以文化的方式滋养着这方水土。王屋山壮美如画,作为我国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其文化广博深邃,灿烂辉煌。从轩辕黄帝在王屋山设坛祭天开始,就有老子、列子、司马承祯、李白等人到王屋山问道、著说。在阳台宫,戴学锋、张辉等抚摸着石柱上雕刻的盘龙丹凤,花草禽兽,不住赞叹“不虚此行”。五龙口猕猴嬉戏,黄河三峡高峡出平湖,济渎庙恢弘大气,大峪东沟冰瀑垂悬,农家院里饭菜飘香,让专家不忍归去。
“论道”全域旅游开启“思想盛宴”
国内旅游界知名专家论道“全域旅游”,为济源带来了一场全新的“思想盛宴”。
“我们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济源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座谈会上,济源市市长王宇燕开门见山地说。
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的形势下,济源市提出了发展“全域旅游”,顺大势、符合实际,非常必要。省旅游局局长张凤有说,“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应从城乡一体、构建开放式旅游空间;整合资源、打造全局化旅游资源;以市场导向、培育多样化旅游产品,品牌带动、塑造“全域旅游”形象等方面做好文章。
戴学锋说,中国旅游业目前进入了全民旅游时代,建议通过创建5A级景区,完善旅游服务链条,带动旅游业的全域发展。
“推动城市、产业、旅游三者的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就找到了破解的路径。”张辉说。
郑泰森、孙小峰及同程网首席运营官吴剑、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等,也围绕如何发展“全域旅游”,分别从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用创新思维解决旅游发展资金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问道”发展瓶颈谋求发展转型
在全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如何发展?文旅如何互为融合?在“问道”环节,五龙口、黄河三峡等旅游企业及相关镇办负责人争相发言,请教专家出谋划策、把脉问诊。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因愚公移山故事而扬名。丰富的历史文化如何成为吸引游客的‘法宝’?”五龙口镇政府代表提问。
孙小峰和吴剑都表示,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文化形成产品,通过让游客体验、参与,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才能做到“文旅融合”。
谈到如何依托景区资源,实现“旅游富民”的问题,与会专家认为,带动景区周边的旅游发展,必须将游客的需求和农业经济结合起来。特色农家乐、薰衣草庄园即使“养在深闺”也会吸引大批游客。开发冬凌茶、土馍等土特产,打造天坛砚、王屋宝照等旅游纪念品,会大大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济源将会借助这次研讨会的契机,按照‘一心两带五区’的总体布局,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济源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济源市市长王宇燕充满信心。
这,正是济源“全域旅游”的非常之“道”。
作者:张莉娜 通讯员:徐鹏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大河报》起风了,品牌旅行社乘风远航 2015/1/27 11:06:52
- 《大河报》余位分秒递减春节出境游真火 2015/1/27 11:05:25
- 《河南日报》大美济源乘势而为全域旅游扬帆起航 2015/1/27 10:58:15
- 《中国旅游报》旅游成为促进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 2015/1/21 10:42:08
- 《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国际舆情2014年度调查成果发布 2015/1/20 11:14:27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