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始于西晋
http://www.hnta.cn 2009-5-27 来源:新华网 点击:次
观竞渡(《清史图鉴》)
过端午节,自然少不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民俗专家介绍,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剑国介绍说,人们传说粽子是投入水中来祭吊屈原的。据相关文献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江后,他的妻子往水中投放食物来祭奠他。屈原托梦给他的妻子说:“你投放的食物都被蛟龙夺走了,龙怕见到五色丝线。”他的妻子就用五色丝线把食物缠住,这样蛟龙就夺不到投放给屈原的食物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家家户户端午节包粽子,这一风俗流传至今,并成为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内容。
李剑国表示,吃粽子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只是民间百姓对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怀念与爱戴,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就如同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有美丽的传说一样,端午节也需要民间故事和传说。
据有关资料介绍,粽子,又称角黍。角黍的做法是把粽叶泡浸,以肉、枣、豆沙等为馅,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状,蒸煮熟而食之。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李剑国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丰富。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作者:周润健、蔡玉高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世界各国的吃粽子习俗大观 2009-5-26 10:45:29
- 民俗专家:“端午节”在屈原之前 2009-5-25 10:29:27
- 陆机与信狗传书 2009-5-25 10:24:06
- 趣话端午佳联妙对 2009-5-21 14:47:59
- 状元之最:古代最传奇的十大状元 2009-5-20 9:55:5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