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五一小长假扎堆儿来,玩啥?
http://www.hnta.cn 2009-3-26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在旅游业界呼唤恢复五一黄金周的扰攘声中,清明节小长假即将悄然而至。国家民政部近期发出呼吁:清明节多设计郊游项目,深挖小长假经济潜力。我省专家认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清明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也是一个适宜春游的健身节。目前不是五一假期不够长,而是现有的小长假产品不够新——
“清明节的主要内容并不仅仅是扫墓,而是丰富多彩的春日娱乐。”著名民俗学家、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介绍,清明节起源于远古时期宗教活动祓禊之一的水禊,即上巳节晨起,人们到河边沐浴的习俗,这可以从曦和浴日的神话中找到源头。春秋时期,因介子推的故事而流传更为广泛,大致到了唐代,寒食、清明合二为一,《宋书》记载,清明节放假七天,当时除了祭祖扫墓,还有赋诗、赏花、馈赠、赐宴、蹴鞠、踏青、插柳、斗百草、荡秋千、斗鸡等多姿多彩的春游活动。
“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种‘慎终追远’的中华文明。”高有鹏建议,有关部门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以活泼新颖的民俗教育方式,使古老的传统文化得到社会各界最广泛的认知。清明节期间,人们可以悼念故人,祭祀先贤、先烈,表达感恩之心,此外,也可以选择体验快乐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生机,赞美生命的美好,比如,“四月清明午采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表明清明节是一个适宜体验农家春耕、采茶和植树之乐的节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则让人感受到赏花、踏青的美妙。还有“仲春之月,男女相会”的浪漫之旅,“纸鸢鸣半空”、“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所描绘的放风筝、骑马、荡秋千等健身游,让身体得到锻炼,让灵魂受到洗礼,让心胸更加开阔。“对传统节日的开发,实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调试、和谐共鸣的过程。”高有鹏说,“文化是有生命的,而生命需要呵护。现代社会怎样从古典文化中实现自我修复与升华?不妨从凝聚先人思想与智慧的传统节日开始做起。”
(配图与原文无关)
古人比我们会玩儿“清明节的主要内容并不仅仅是扫墓,而是丰富多彩的春日娱乐。”著名民俗学家、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介绍,清明节起源于远古时期宗教活动祓禊之一的水禊,即上巳节晨起,人们到河边沐浴的习俗,这可以从曦和浴日的神话中找到源头。春秋时期,因介子推的故事而流传更为广泛,大致到了唐代,寒食、清明合二为一,《宋书》记载,清明节放假七天,当时除了祭祖扫墓,还有赋诗、赏花、馈赠、赐宴、蹴鞠、踏青、插柳、斗百草、荡秋千、斗鸡等多姿多彩的春游活动。
“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种‘慎终追远’的中华文明。”高有鹏建议,有关部门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以活泼新颖的民俗教育方式,使古老的传统文化得到社会各界最广泛的认知。清明节期间,人们可以悼念故人,祭祀先贤、先烈,表达感恩之心,此外,也可以选择体验快乐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生机,赞美生命的美好,比如,“四月清明午采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表明清明节是一个适宜体验农家春耕、采茶和植树之乐的节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则让人感受到赏花、踏青的美妙。还有“仲春之月,男女相会”的浪漫之旅,“纸鸢鸣半空”、“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所描绘的放风筝、骑马、荡秋千等健身游,让身体得到锻炼,让灵魂受到洗礼,让心胸更加开阔。“对传统节日的开发,实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调试、和谐共鸣的过程。”高有鹏说,“文化是有生命的,而生命需要呵护。现代社会怎样从古典文化中实现自我修复与升华?不妨从凝聚先人思想与智慧的传统节日开始做起。”
作者:黄蓓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嵩山:“二月龙抬头•五岳共祈福” 2009-2-26 15:02:49
- 河南惊现反清复明根据地 2009-2-20 8:31:53
- 省钱省时省力 看河南达人旺季划算游 2009-2-10 9:05:27
- 今晚郑州元宵焰火晚会全攻略 2009-2-9 8:43:48
- 09情人节怎么过/情人节玩什么? 2009-2-5 10:38:5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