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厦门浪”在上每日一问,质疑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一年高达114万元的出国费用支出效用,而广州城管部门则一直采取无视态度,双方僵持到今天已经是第46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知名专家。专家们一致认为,网友要求城管部门公开考察报告的要求是合理的,政府部门面对网友提问“龟缩不出”的做法不可取。专家进一步指出,此次“追问”事件或将撬动广东,乃至全国网络问政产生一种新的走向,“深问”模式将更考验政府智慧。
“龟缩”最后只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伤害
暨南大学新闻业务教研室主任、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麦尚文认为,网友的要求应当受到尊重、回应,“完全不回应本身就是一种回应,这是一种面对舆情的姿态,公众自会一目了然。”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安认为这件事已经不再是单个网友对广州城管部门的质疑,而演变为一场舆论监督。对于广州城管部门来说,则已经上升为舆论危机,如果一直采取不回应的态度,将对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王锡锌更是直言,“公开本质上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让民众去监督——对国家如何花钱的一种监督,所以,大家来质疑是很正常的。对这种监督如果不理睬,不回应,不作为,那实际上就是违背了公开的本意,最后,将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伤害。”
网络问政推向深入需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
如果质疑得不到回应,网友是否就无法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网络问政就无路可走了?专家认为,并不尽然。王锡锌告诉记者,网友还可以选择走法律程序——在线下直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随后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得问题解决。
网络是一种意见表达和参与的平台,政府无视网络上的民意是否要承担责任呢?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目前尚未对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王锡锌认为这样的制度其实已经存在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线上”发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线下”启动现有的制度去解决。王锡锌还举了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周久根事件”,他是被人肉搜索后曝光了腐败问题,最后他落网了,但我们在逻辑上不能说是因为网民在网络上表达愤怒了,所以周久根应该被判罪,他被判刑是经过一个司法程序的,这就是已经存在的法律制度了。而这个审判的过程线上是不可以进行的,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可能这么做。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现有的各种制度如何对公共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深问”或将推动网络问政模式发生新变化
广东已经对网络问政探索了近5年,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广东经验”,但对于网络问政制度化的建设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对此,各位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麦尚文表示,网络问政要制度化,首先要平台化,地方建立系统联通起来;第二是实体化,“线上线下结合机构设置”,比如佛山南海区建立的网络政务中心,改变思维,让政务围绕公民的事务来转,而不是公民为了问政,为了办事围绕着各种机构转,流程要变、理念也要转变;第三是社会化,可以由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民间组织作为调解人处理政府与公民的沟通,特别是某些政府不适合直接出面主持的公共事务,第三方机构牵线对话、研讨,显得更客观、冷静。
对于这次“网友连续45天追问广州城管”事件,麦尚文认为或将撬动广东,乃至全国网络问政产生一种新的走向——政府在面对执拗,甚至“凶猛”的追问时,将由之前流于形式化的通过网络发言平台的“问答”,转向“深问”模式,“这将在制度层面更加考验政府智慧"。
- 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明年启动 2012-12-20 15:10:33
- 政务微博在我国进入成熟运营阶段 2012-11-20 16:55:43
- 中国三年内重点打造三大国家级信息化平台 2012-11-13 15:12:29
- 2015年河南平顶山市将建成统一电子政务网络 2012-10-26 15:15:21
- 电子认证业十二五发展解读 2011-12-20 10:50:0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