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吃"历史名人饭"属"低碳经济"实践?
http://www.hnta.cn 2010-3-22 9:0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 击掌派:“历史名人饭”还属于“低碳经济”

  对“历史名人之争”,社会舆论中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批判。近日,《法制晚报》的一篇评论没有反对“争”的行为,而是对“争之后”表示担心。

  该文认为,争抢历史名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并不为过。对缺少经济支柱,又没有政策扶持的小地方来说,吃历史名人饭,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样,都是在挖掘地方资源。何况,历史名人饭还属于低碳经济,总比搞污染工业好吧。

  但指出,也该考虑清楚“历史名人饭能吃多久?怎样才能吃好”。如果只是大兴土木,弄“主题公园”,建“仿古故居”,却没有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则就和开发房地产本质相同。除了短期拉动GDP数字后,也就剩下一堆历史名人的“形象工程”了。

  -“拍砖派”:“祖宗饭”好吃?这是“惰政思维”!

  “争抢赵云,是有人觉得祖宗饭好吃。”在“赵云故里之争”被报道后,《郑州日报》有评论这样批评。

  评论说,正定、临城两地的官员,争抢赵云,“抢的是自个儿唱戏的戏台子”。不伦不类的赵云工程,是在贬低三国文化,制造假象的赵云工程,只会削减当地既存的文化积淀。急功近利,以浮躁的心态对待历史,不以文化为本位,虚构历史,只会留下历史的笑柄。

  评论指出,即便是吃祖宗饭也有个怎么吃的问题,不能强吃、硬吃,不能吃得没出息,不该吃也吃。一种行政主导下的争抢行为,是权力的错位。争抢赵云行为里面,有个惰政思维,就是以为用赵云作资源,发展地方旅游经济会收到立竿见影之效。这是拍脑袋,想当然,是把复杂的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
作者:蒲波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