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高铁时代的河南机遇:旅游业、广告业挖到第一桶金
http://www.hnta.cn 2012-12-18 9:43:02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郑武高铁开通一周,来少林寺的武汉游客增长20%;河南产品今后有望“贴着地皮飞向全国”。
●高铁带来经济重新优化布局,河南要抢抓稍纵即逝的产业转移机遇。
●高铁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郑州要再次被火车改变,建设服务业集散中心提上日程。
●高铁形成一日生活圈,新的融合、新的机遇随时可能产生。
旅游业、广告业挖到第一桶金
郑州到北京的高铁12月26日要开通,唐晓玲比往常更忙了,她负责的大河全媒体广告公司代理了高铁郑州东站的广告发布权。高铁广告,一定程度上就是“高铁效应的晴雨表”,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很多商家盯上了高铁这一新的传播载体。
在新建成的郑州东站,LED大屏、灯箱、刷屏机等多媒体交相辉映,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形式最新的高铁新媒体。唐晓玲说,高铁这一交通工具的变革,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也在改变着营销传播方式。
郑武高铁开通前,大河全媒体公司专门举办了一场高铁广告营销会,地产、商业、食品、汽车等20多个行业约300家企业齐聚一堂,争抢高铁广告营销这块新蛋糕。
“高铁带来的商机诱人,有眼光的企业都不愿错过。”唐晓玲形象地将高铁广告比喻为,让你的品牌“贴着地皮飞”。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会快速将产品信息传递到沿线各个城市,从郑州到北京,不过两个多小时而已。
高铁不仅带来新的传播商机。时空距离的缩短更拉近了区域联系,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出行的频率也随之增多。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经济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人员流动性强的行业会很快感受到这种变化,旅游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高铁开通运营带动了沿线区域间游客的频繁互动,郑州旅游已经分享到了高铁带来的好处。”郑州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洪波谈到。
他们的调查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武汉、信阳等高铁沿线城市到郑州的游客持续增长,到少林寺的武汉游客更是增长20%。此时,距离郑武高铁开通才仅仅一周。
何洪波认为,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游客的增多,更提升了外出旅游的质量和内涵,从以前的长途奔波、照个相就走,到如今有时间慢慢体验,这个变化对旅游业的意义更大。
以前,郑州周末游只能吸引周边300公里内的游客。而在高铁时代,则可延长至高铁沿线3至4小时以内的城市,高铁缩短了路途时间,让游客实现了“快旅慢游”的目标。这对旅游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高铁,无形中提升了郑州旅游辐射力,扩大了郑州的客源市场。为了迎接高铁带来的城市群间旅游者的大规模流动,郑州已经和西安、武汉的旅游部门合作开发高铁旅游市场,开展了系列互动营销活动。可以想见,今后,从郑州乘高铁向南,早观二七塔,午看黄鹤楼,傍晚欣赏岳阳楼的风光,将成为很平常的一景。
●高铁带来经济重新优化布局,河南要抢抓稍纵即逝的产业转移机遇。
●高铁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郑州要再次被火车改变,建设服务业集散中心提上日程。
●高铁形成一日生活圈,新的融合、新的机遇随时可能产生。
旅游业、广告业挖到第一桶金
郑州到北京的高铁12月26日要开通,唐晓玲比往常更忙了,她负责的大河全媒体广告公司代理了高铁郑州东站的广告发布权。高铁广告,一定程度上就是“高铁效应的晴雨表”,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很多商家盯上了高铁这一新的传播载体。
在新建成的郑州东站,LED大屏、灯箱、刷屏机等多媒体交相辉映,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形式最新的高铁新媒体。唐晓玲说,高铁这一交通工具的变革,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也在改变着营销传播方式。
郑武高铁开通前,大河全媒体公司专门举办了一场高铁广告营销会,地产、商业、食品、汽车等20多个行业约300家企业齐聚一堂,争抢高铁广告营销这块新蛋糕。
“高铁带来的商机诱人,有眼光的企业都不愿错过。”唐晓玲形象地将高铁广告比喻为,让你的品牌“贴着地皮飞”。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会快速将产品信息传递到沿线各个城市,从郑州到北京,不过两个多小时而已。
高铁不仅带来新的传播商机。时空距离的缩短更拉近了区域联系,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出行的频率也随之增多。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经济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人员流动性强的行业会很快感受到这种变化,旅游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高铁开通运营带动了沿线区域间游客的频繁互动,郑州旅游已经分享到了高铁带来的好处。”郑州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洪波谈到。
他们的调查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武汉、信阳等高铁沿线城市到郑州的游客持续增长,到少林寺的武汉游客更是增长20%。此时,距离郑武高铁开通才仅仅一周。
何洪波认为,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游客的增多,更提升了外出旅游的质量和内涵,从以前的长途奔波、照个相就走,到如今有时间慢慢体验,这个变化对旅游业的意义更大。
以前,郑州周末游只能吸引周边300公里内的游客。而在高铁时代,则可延长至高铁沿线3至4小时以内的城市,高铁缩短了路途时间,让游客实现了“快旅慢游”的目标。这对旅游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高铁,无形中提升了郑州旅游辐射力,扩大了郑州的客源市场。为了迎接高铁带来的城市群间旅游者的大规模流动,郑州已经和西安、武汉的旅游部门合作开发高铁旅游市场,开展了系列互动营销活动。可以想见,今后,从郑州乘高铁向南,早观二七塔,午看黄鹤楼,傍晚欣赏岳阳楼的风光,将成为很平常的一景。
作者:陈辉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河南商报》让一部分人先免费起来 2012-12-11 10:17:23
- 《大河报》爱温泉,更应深读其养生之道 2012-12-11 9:12:41
- 《大河报》嵩山滑雪场本周末开滑啦! 2012-12-11 9:03:23
- 《大河报》河南省内滑雪场造雪紧锣密鼓 2012-12-11 9:01:06
- 《东方今报》冬天怎么过 河南旅游待发力 2012-12-7 15:55:5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