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上推下拉”,上海旅游职教发展走新路
http://www.hnta.cn 2012-10-19 15:03:45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旅游教育有多重要,也许搞旅游的人都明白旅游强国需要人才支撑的大道理;但旅游教育如何解决复合型管理人才短缺,特别是基础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受产业欢迎的知识扎实、动手性强、领悟性高的“基础型”人才,上海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旗下的成员们做了有益探索。

    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上海旅专校庆活动上举行的“上海旅游职教集团校长论坛”上了解到,上海一些旅游职校在实践中采取了“上推下拉式”的方法,走出了上海旅游职教发展的新套路。

    上推式:五年一贯制

    旅游职校,是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基石。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上海拥有社会餐饮企业(含酒店餐饮)3.2万家,总从业人员为60万,从事烹饪岗位约24万人,世博会举办期间,新增烹饪岗位超过10万。

    尽管餐饮业面临无限商机和发展潜力,但这个快速增长的行业,目前正受到落后的经营模式、参差不齐的整体素质、低水平的产业化以及行业标准缺失等四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从业人员中,高素质人才缺乏,餐饮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和专业培训工作滞后。因此优秀的厨师在餐饮业供不应求;餐饮企业规模扩大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奇货可居”。而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文化程度、文化底蕴、创新领悟意识等方面有所欠缺,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又大多在专业技能方面显现出基本功不够扎实,空有理论知识的弊端。

    为此,上海徐汇职业高级中学积极探索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本着“做精职前,做大职后”的基本思想,率先与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于2011年1月向上海市教委申请“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高职贯通”试点项目。该项目通过市教育评估院的评审后,于2011年9月在全市进行试点。

    柯蓉校长在论坛上指出,“五年一贯制”的好处不仅解决许多家长不愿孩子报考中职学校的难题、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优质生源,更在于五年中高职贯通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既能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又能满足个人今后自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规格、高起点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适应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烹饪餐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但是,实施“五年一贯”职教体系,并非是中职和高职的简单叠加。“我们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自成系统的教学计划,按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即‘五年贯通’整体设计,分段实施。低年级(一、二年级)适当加强语、数、英、计算机等文化课教学,适当增加技术基础课内容;高年级(三、四年级)则适当拓宽专业面,注重先进技术的学习,加强技能操作,各科教学目标均以高职毕业生的标准为要求。第五年则以顶岗实习为主。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前将进行升学甄选。”柯校长告诉同行说。

    据介绍,徐汇职校在“上拉”过程中,精心建立中、高职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制定专门的监控制度,严格教学管理,检查日常教学运行情况,实际教学过程中凸显课程体系“两条线、三体现”特色,即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力两条线,体现基础加强、体现专业拓宽、体现实践能力提高。在文化基础课程安排上,注意低年级和高年级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循序渐进,夯实基础,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在专业课程安排上,以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益;对于要求连续学习和积累的核心课程,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技能主线。另外按照培养目标设置部分选修课程,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升,尤其强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五年一贯制带来的好处很多,显而易见是直接调动了师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柯校长随口举了两个例子:中高职贯通班现有两个年级6个班接近160名学生,学校特聘了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能力结构。面对教室里坐得满满的学生,面对实训室中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特聘教师教得全身心投入,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交给学生。“这批学生求知欲强,我就多说点新的东西。”天平宾馆的徐汇区高技能人才冯玉刚大厨有点情不自禁。“这对于学生了解社会、企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实现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大有裨益。”柯蓉指出。据悉,特聘教师除了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专职教师的带教工作。同样,学生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某个女生考入学校后,不用大人逼着催着,每晚三个小时的基本功训练雷打不动,为了配合女儿的学习,全家的菜谱跟着学校的任务转——为了鼓励女儿切出细如发丝的土豆丝,全家就吃了几个星期的土豆……

    下拉式:校企融合发展

    上海市贸易学校前身为上海市粮食学校,隶属中国500强企业——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学校紧贴大食品行业和良友集团的发展,形成以食品生产和贸易为特色的专业布局,与行业内企业开展紧密的校企合作。在大食品背景下,学校建有食品生物工艺、国际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3大重点专业,重点专业均有知名、实力强、经营水平高的企业支持,专业紧随行业动态调整。而且教学紧扣职业岗位标准,学校现有粮食行业特有工种鉴定资格和西式面点师鉴定资格的职业技能鉴定站2个,依托鉴定站,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做到不出校门,学生实现双证融通。

    现在,贸易学校每年通过校企洽谈会等形式,把企业的用人要求引入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增加岗位证书的鉴证模块,使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岗位规格高度对接。学校先后与上海市津味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八融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静安面包有限公司、上海新语面包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生到上述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后,100%被企业留用。

作者:丁宁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